中学历史特级教师教学原则与策略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9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9-10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0-15页 |
三、思路方法 | 第15-16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5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四、创新之处 | 第16-19页 |
(一)方法创新 | 第16页 |
(二)视角创新 | 第16页 |
(三)内容创新 | 第16-19页 |
第一章 中学历史特级教师的教学原则 | 第19-35页 |
一、德育原则 | 第19-24页 |
(一)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 第19-21页 |
(二)思想道德教育的路径 | 第21-24页 |
二、人本原则 | 第24-28页 |
(一)恪守人本主义观念 | 第24-26页 |
(二)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 第26-28页 |
三、互动原则 | 第28-30页 |
(一)师生互动的重要性 | 第28-29页 |
(二)师生互动的应用 | 第29-30页 |
四、科学原则 | 第30-31页 |
(一)科学性教学的重要性 | 第30页 |
(二)科学性教学的途径 | 第30-31页 |
五、趣味原则 | 第31-33页 |
(一)趣味性教学的重要性 | 第31页 |
(二)趣味性教学的途径 | 第31-33页 |
六、创新原则 | 第33-35页 |
(一)创新的重要性 | 第33页 |
(二)创新的途径 | 第33-35页 |
第二章 中学历史特级教师的教学策略 | 第35-55页 |
一、课前准备策略 | 第35-45页 |
(一)树立形象 | 第35-36页 |
(二)知识准备 | 第36-38页 |
(三)思想准备 | 第38-40页 |
(四)研读教材 | 第40-42页 |
(五)学情准备 | 第42-43页 |
(六)设计教案 | 第43-45页 |
二、课堂教学策略 | 第45-55页 |
(一)导入策略 | 第45-49页 |
(二)课堂教学的策略 | 第49-55页 |
第三章 中学历史特级教师的教学实例 | 第55-61页 |
一、与名师对话——访历史特级教师沈夏炳 | 第55-57页 |
二、案例展示 | 第57-61页 |
结语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后记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