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历史论文

中学历史生活化教学研究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绪论第9-18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9-11页
        (一)基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第9页
        (二)基于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第9-10页
        (三)基于中学生认知发展的需要第10页
        (四)基于中学历史生活化教学现状的需要第10-11页
    二、文献综述第11-16页
        (一)关于教育与生活关系的论述第11-13页
        (二)关于生活化教学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三)有关中学历史生活化教学的研究现状第14-16页
    三、问题研究的意义第16页
        (一) 理论意义第16页
        (二) 实践意义第16页
    四、问题研究的方法第16-17页
        (一)文献法第16-17页
        (二)案例分析法第17页
        (三)观察法第17页
    五、拟解决的问题和创新点第17-18页
第一章 概念界定第18-20页
    一、生活第18页
    二、生活化教学第18-19页
    三、历史生活化教学第19-20页
第二章 中学历史生活化教学的意义第20-24页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20-21页
    二、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第21页
    三、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第21-22页
    四、有利于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第22-24页
第三章 中学历史生活化教学的原则第24-30页
    一、科学性原则第24-26页
    二、体验性原则第26-27页
    三、开放性原则第27-28页
    四、建构性原则第28页
    五、典型性原则第28-30页
第四章 中学历史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第30-50页
    一、做好学情分析第30-33页
        (一)了解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情况第30-31页
        (二)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第31-32页
        (三)了解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点第32-33页
    二、设计生活化的教学目标第33-34页
    三、选择生活化的教学内容第34-40页
        (一)合理整合教科书中的生活化教学内容第34-35页
        (二)以教科书为依托,开发和利用生活化的历史课程资源第35-40页
    四、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第40-44页
        (一)合理运用讲授法第40-41页
        (二)充分运用历史情境教学法第41-44页
        (三)恰当运用探究教学法第44页
    五、组织多样化的历史课外活动第44-47页
        (一)历史参观第45页
        (二)历史访问第45-46页
        (三)历史调查第46-47页
    六、实施生活化的教学评价第47-50页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第47-48页
        (二)评价方式多元化第48页
        (三)评价内容多元化第48-50页
第五章 中学历史生活化教学实施的条件第50-57页
    一、历史教师第50-53页
        (一)树立生活化的教育理念第50-51页
        (二)丰富学科专业知识,加强知识储备第51-52页
        (三)关心学生生活,关注社会现实第52-53页
    二、学校第53-56页
        (一)提供生活化教学必要的物质条件第54页
        (二)建立多元的历史教师评价机制第54-55页
        (三)创建优秀的历史教学团队第55页
        (四)加强与社会的联系第55-56页
    三、社会公共文化设施第56-57页
结语第57-58页
注释第58-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小学名师区域化培养研究
下一篇:《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及其作用》Flash动画辅助式学材的建设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