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Summary | 第10-27页 |
目录 | 第27-31页 |
图表目录 | 第31-32页 |
1 绪论 | 第32-39页 |
·引言 | 第32页 |
·研究背景 | 第32-34页 |
·目的、意义 | 第34-36页 |
·方法、范畴 | 第36-37页 |
·红色旅游的定义 | 第37页 |
·论文结构 | 第37-38页 |
·结语 | 第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2 文献综述及理论框架 | 第39-70页 |
·引言 | 第39页 |
·文献综述 | 第39-43页 |
·国外主要研究 | 第39-40页 |
·国内主要研究 | 第40-42页 |
·旅游文本研究 | 第40页 |
·翻译问题研究 | 第40-41页 |
·文化差异研究 | 第41-42页 |
·功能主义观点 | 第42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42-43页 |
·理论框架 | 第43-68页 |
·相关理论 | 第43-51页 |
·传统的对等方法 | 第44-46页 |
·奈达的功能对等 | 第46-48页 |
·纽马克的文本类型 | 第48-51页 |
·功能主义理论 | 第51-68页 |
·萊思的文本类型学 | 第51-54页 |
·弗米尔的目的论 | 第54-59页 |
·贾斯特·赫尔兹-曼塔里的翻译行为理论 | 第59-64页 |
·诺德的进一步发展 | 第64-68页 |
·结论 | 第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3 红色旅游外宣资料英译的功能主义分析 | 第70-109页 |
·引言 | 第70页 |
·文本类型 | 第70-71页 |
·文本功能 | 第71-73页 |
·信息功能 | 第71-72页 |
·诱导功能 | 第72-73页 |
·翻译纲要的作用 | 第73-75页 |
·翻译原则 | 第75-80页 |
·目的法则 | 第76-77页 |
·连贯法则 | 第77-80页 |
·红色旅游外宣资料的特色及风格差异 | 第80-107页 |
·英、汉语之间的语言差异 | 第80-87页 |
·词语搭配上的差异 | 第81页 |
·句型结构上的差异 | 第81-83页 |
·写作风格上的差异 | 第83-85页 |
·文化内容上的差异 | 第85-87页 |
·英、汉旅游资料的对比分析 | 第87-99页 |
·中英旅游文本的差异 | 第87-95页 |
·中英旅游文本的句法特点 | 第95-96页 |
·中英旅游文本的话语分析比较 | 第96-99页 |
·红色旅游资料的特色及风格 | 第99-107页 |
·叙事性强 | 第99-101页 |
·政治成分多 | 第101-103页 |
·文化内涵丰富 | 第103-107页 |
·结语 | 第107页 |
·本章小结 | 第107-109页 |
4 红色旅游外宣资料英译质量评估 | 第109-134页 |
·引言 | 第109页 |
·合适:功能主义翻译质量评估标准 | 第109-111页 |
·翻译失误 | 第111-133页 |
·翻译问题及翻译单位 | 第112-113页 |
·失误定义及分类 | 第113-115页 |
·语用失误 | 第115-120页 |
·文化失误 | 第120-126页 |
·语言失误 | 第126-133页 |
·结语 | 第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3-134页 |
5 功能主义视角下的红色旅游外宣资料英译对策(以井冈山景区为例) | 第134-164页 |
·引言 | 第134页 |
·井冈山概况 | 第134-135页 |
·翻译现状 | 第135-141页 |
·旅游资料的功能主义分析 | 第141-146页 |
·范畴 | 第141页 |
·市场作用 | 第141-142页 |
·特点 | 第142页 |
·翻译纲要 | 第142-143页 |
·功能主义翻译的主要因素 | 第143-146页 |
·源语文本 | 第143-144页 |
·发起人 | 第144-145页 |
·译者 | 第145-146页 |
·功能主义翻译策略及方法 | 第146-163页 |
·翻译策略 | 第146-147页 |
·翻译方法 | 第147-163页 |
·一般翻译技巧 | 第147-156页 |
·句法技巧 | 第156-160页 |
·体裁规约 | 第160-163页 |
·结语 | 第163页 |
·本章小结 | 第163-164页 |
6 结论 | 第164-166页 |
参考文献 | 第166-1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