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常用外国语论文--英语论文--语文教学论文

计算机网络与外语教学整合研究--基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探讨

Acknowledgements第1-6页
论文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9-18页
引言第18-32页
 一、研究意义第18-21页
  1. 改变学习观念第18-20页
  2. 预示未来教育的发展第20-21页
 二、研究背景第21-30页
  1.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背景第21-27页
   1)英语的国际地位第21-22页
   2)现行外语教学的弊端第22-24页
   3)传统教学模式受到挑战第24-26页
   4)教育资源的相对匮乏第26-27页
  2.外语教学新模式第27-29页
  3.教学模式的实施要求第29-30页
 三、研究要点第30-32页
第一章 外语教学模式第32-55页
 一、模式定义第32-33页
 二、语言教学的理论模式第33-39页
 三、语言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模式第39-54页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第39-43页
   1)教学原则和教学模式第42-43页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第43-49页
   1)格式塔学习理论第43-44页
   2)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式学习理论第44-45页
   3)知觉与归类第45-46页
   4)编码系统第46页
   5)发现式学习第46-47页
   6)乔姆斯基的语言学习论第47-48页
   7)教学原则和教学模式第48-49页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49-54页
   1)发展过程第50-51页
   2)理论要素第51-52页
   3)教学原则和教学模式第52-54页
 小结第54-55页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第55-64页
 一、 研究问题第55-57页
 二、研究变量第57-61页
  1.变化第57-58页
  2.失调第58-61页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第61-63页
  1.问卷调查第62页
  2.访谈调查第62页
  3.实地考察第62页
  4.课堂观察第62-63页
 小结第63-64页
第三章 计算机与外语教学第64-92页
 一、 计算机技术与外语教学第64-68页
  1. 技术与教学的关系第64-66页
  2.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第66-68页
 二、计算机与外语教学现状第68-77页
  1.课堂观察实例第68-70页
  2.学生调查分析第70-77页
   1)大学英语改革后的课堂活动第70-72页
   2)学生关于计算机网络应用于教学的看法第72-73页
   3)计算机网络的作用和自主学习第73-75页
   4) 教师作用与计算机网络英语教学模式第75-77页
 三、计算机应用于外语教学的新观念第77-84页
  1. 计算机主导教学第77-79页
  2. 计算机使用正常化第79-81页
  3. 硬件、软件、人件第81-84页
 四、计算机网络与外语教学的整合第84-90页
  1.打破了“课堂+课本”的局限第84-85页
  2.创建理想的教与学的环境和方式第85-87页
  3.教学结构发生根本变化第87-90页
 小结第90-92页
第四章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外语教学模式第92-119页
 一、教学模式的本质特性与理论内涵第92-94页
 二、新模式的实施情况调查第94-100页
  1.东南大学的教学模式第94-97页
  2.上海大学的教学模式第97-99页
  3.模式实施的总结第99-100页
 三、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第100-104页
  1.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论第100-101页
  2.教师中心模式与学生中心模式第101-104页
   1)以教师为中心的外语教学模式第102-103页
   2)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语教学模式第103-104页
 四、信息化外语教学模式第104-115页
  1.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第105-108页
  2.网络探究教学模式第108-112页
   1)网络探究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第109页
   2)网络探究模式的学习方式和设计原则第109-112页
  3.小组协作教学模式第112-115页
   1)小组协作学习要素第112-114页
   2)小组协作学习的形式第114-115页
 五、教学模式的灵活运用第115-117页
 小结第117-119页
第五章 外语教学模式与外语师资队伍建设第119-139页
 一、 教师现状第119-121页
 二、 教师调查第121-129页
  1.教师的信念情况第121-124页
  2.实际课堂教学情况第124-125页
  3.对“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的认知情况第125-127页
  4.对“基于计算机和课堂英语教学模式”的需求适应情况第127-129页
 三、教师素质第129-134页
  1.个体素质要求第129-131页
  2.信息素养第131-132页
  3.“信息-教学”素养第132-133页
  4.体验与培养第133-134页
 四、教师培训第134-137页
  1.促进信念体系的完善第134-135页
  2.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第135页
  3.促进信息能力的提高第135-137页
 小结第137-139页
第六章 立体式大学英语教材的开发和利用第139-153页
 一、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第139-141页
 二、 关于大学英语教材的发展第141-142页
 三、 关于第四代大学英语教材第142-148页
  1.教材与目标第142-143页
  2.教材与使用第143-146页
  3.教材与技能第146-147页
  4.教材与技术第147-148页
 四、第五代大学英语教材的研发构想第148-151页
 小结第151-153页
第七章 外语课程生态化探究第153-170页
 一、 变化、失调与挑战第153-155页
 二、 生态学视角审视外语教学第155-157页
 三、 外语教学中的生态系统与生态位第157-160页
  1.教学生态系统第157-158页
  2.教学生态位与生态平衡第158-160页
 四、 走向外语教学的动态平衡第160-168页
  1.教学生态环境第160-163页
  2.课程环境系统第163-165页
  3.灵活、兼容与和谐第165-168页
 小结第168-170页
结束语第170-173页
参考文献第173-179页

论文共1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英语教师课堂元话语研究
下一篇:功能主义视角下的红色旅游外宣资料英译: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