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前言 | 第9-15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三)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五) 研究创新之处 | 第13-15页 |
第一章 初中美术课程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分析 | 第15-25页 |
一 教学目标中落实人文素养教育情况 | 第15-19页 |
(一)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 第15-16页 |
(二)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 第16-17页 |
(三)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 第17-18页 |
(四)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 第18-19页 |
二 教学活动中人文素养教育实施情况 | 第19-23页 |
(一) 美术课堂人文素养教育内容缺失 | 第19-20页 |
(二) 美术课堂活动中人文素养教育文化背景缺失 | 第20-22页 |
(三) 合作式学习中人文素养教育文化视角缺失 | 第22页 |
(四) 人文素养教育文化因素缺失 | 第22-23页 |
三 教学评价中体现人文素养教育情况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当前初中美术课程人文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25-29页 |
一 教学内容上忽视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 | 第25-26页 |
二 教学目标设计缺乏人文素养目的 | 第26-27页 |
三 教学评价体系缺少人文素养评价 | 第27-29页 |
第三章 以海南本土建筑为媒介的初中美术课程 | 第29-37页 |
一 海南本土建筑呈现的文化素养内涵 | 第29-31页 |
(一) 真实的生活环境 | 第29-30页 |
(二) 海南地区的本土文化 | 第30-31页 |
(三) 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融合 | 第31页 |
(四) 新时代海南地区以人文本的建筑文化 | 第31页 |
二 海南本土建筑文化融入初中美术课程的现实意义 | 第31-37页 |
(一) 对美术学习兴趣的激发 | 第31-32页 |
(二) 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 | 第32-33页 |
(三) 对审美能力的培养 | 第33页 |
(四) 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影响 | 第33-34页 |
(五) 对教师的自身发展的促进 | 第34-37页 |
第四章 初中美术课程加强人文素养教育的策略 | 第37-43页 |
一 进行探究性学习 | 第37-38页 |
二 丰富美术人文精神 | 第38-39页 |
三 以本土文化为出发点 | 第39-41页 |
四 采用感官体验的审美教学方式 | 第41-43页 |
第五章 以海南建筑为媒介的人文素养美术课教学实例分析 | 第43-51页 |
一 以海南建筑为媒介的人文素养美术课程设计 | 第43-47页 |
(一) 教学目标 | 第43页 |
(二)教学思路 | 第43-44页 |
(三) 教学难点 | 第44页 |
(四) 教学重点 | 第44页 |
(五) 教学记录 | 第44-47页 |
二 以海南建筑为媒介的人文素养美术课程结果分析 | 第47-49页 |
(一) 黎族文化 | 第47页 |
(二) 南洋骑楼文化 | 第47-48页 |
(三) 殖民文化 | 第48页 |
(四) 妈祖文化 | 第48-49页 |
三 以海南本土建筑为媒介的人文素养美术教学感悟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附录 | 第55-71页 |
附录一 | 第55-58页 |
附录二 | 第58-60页 |
附录三 | 第60-63页 |
附录四 | 第63-64页 |
附录五 | 第64-68页 |
附录六 | 第68-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