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问题与对策的个案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24页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2.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概念界定 | 第11页 |
(三)理论基础 | 第11-13页 |
1.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 第11-12页 |
2.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12-13页 |
3.关键期理论 | 第13页 |
(四)文献综述 | 第13-20页 |
1.大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内容的研究 | 第13-14页 |
2.大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教学方法的研究 | 第14-16页 |
3.大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存在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 第16-20页 |
(五)研究设计 | 第20-24页 |
1.研究目的 | 第20页 |
2.研究内容 | 第20页 |
3.研究对象 | 第20-22页 |
4.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二、大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 第24-34页 |
(一)教学内容的安排未充分考虑幼儿特点 | 第24-27页 |
1.教学内容没有贴近幼儿生活 | 第24-26页 |
2.教学内容有小学化倾向 | 第26-27页 |
(二)未充分发挥操作材料的支持作用 | 第27-29页 |
1.选择材料时,抽象符号材料过多 | 第27-28页 |
2.使用材料时,对材料投放的数量和时机把握不准 | 第28-29页 |
(三)教学方法未充分体现数学领域特点 | 第29-32页 |
1.组织活动时,讲解法使用偏多 | 第29-31页 |
2.活动中,对幼儿“启发引导”不足 | 第31-32页 |
(四)师幼互动中对幼儿关注不足 | 第32-34页 |
1.师幼互动时,没有尊重个体差异 | 第32-33页 |
2.教师发起的师幼互动居多 | 第33-34页 |
三、大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4-43页 |
(一)活动内容选择的依据不当 | 第34-36页 |
1.选择内容时,对幼儿的经验和兴趣考虑较少 | 第34-35页 |
2.受制于升学压力及家长不合理的干预 | 第35-36页 |
(二)受教师对材料投放知识、能力的限制 | 第36-38页 |
1.选择材料时,忽视幼儿兴趣和年龄特点 | 第36-37页 |
2.使用材料时,教师对材料的把控能力有待提高 | 第37-38页 |
(三)教师对数学活动的特点把握不够 | 第38-41页 |
1.对活动的操作性、互动性认识不足 | 第38-39页 |
2.对幼儿的主体地位认识不足 | 第39-41页 |
(四)受集体活动特点的限制 | 第41-43页 |
1.集体活动自身的缺点 | 第41-42页 |
2.对幼儿的鼓励和支持不够 | 第42-43页 |
四、改善大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的对策 | 第43-54页 |
(一)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和年龄特点的内容 | 第43-45页 |
1.依据《指南》要求,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教学内容 | 第43-44页 |
2.依据幼儿发展水平,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 | 第44-45页 |
(二)充分发挥材料的支持作用 | 第45-48页 |
1.选择材料注重探究性、层次性、挑战性、丰富性 | 第46-47页 |
2.使用材料注意适时、适量、规范、灵活 | 第47-48页 |
(三)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幼儿主动学习 | 第48-51页 |
1.组织教学时,要综合运用操作法、游戏法、讨论法 | 第48-49页 |
2.活动中,经常启发、支持、鼓励幼儿 | 第49-51页 |
(四)尊重幼儿差异和主体地位,促进良性的师幼互动 | 第51-54页 |
1.尊重幼儿差异,关注对教师与个体的互动 | 第51-52页 |
2.以幼儿为主体,促进幼儿积极与教师互动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附录 | 第58-6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