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21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8-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页 |
1.理论意义 | 第9页 |
2.实践意义 | 第9页 |
(三)研究综述 | 第9-21页 |
1.概念界定 | 第9-11页 |
2.幼儿合作行为的发端和特点 | 第11-13页 |
3.影响幼儿合作行为的因素 | 第13-18页 |
4.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本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8-21页 |
二、研究设计 | 第21-24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21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21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21-24页 |
三、幼儿合作行为发展水平的现状及特点 | 第24-39页 |
(一)幼儿合作行为的发展水平的现状 | 第24-27页 |
1.小班幼儿合作行为发展水平总体得分状况 | 第24页 |
2.中班幼儿合作行为发展水平总体得分状况 | 第24-25页 |
3.大班幼儿合作行为发展水平总体得分状况 | 第25-26页 |
4.幼儿合作行为发展水平的总体趋势 | 第26-27页 |
(二)幼儿合作行为发展水平的特点 | 第27-39页 |
1.小班女孩的合作行为发展水平好于男孩 | 第27-29页 |
2.城镇小班幼儿的合作行为发展水平好于市区小班幼儿 | 第29-31页 |
3.中班幼儿合作行为发展水平不存在地区差异 | 第31-32页 |
4.中、大班幼儿合作行为发展水平不存在性别差异 | 第32-35页 |
5.市区大班幼儿合作行为发展水平好于城镇大班幼儿 | 第35-36页 |
6.不同年级幼儿合作行为的各维度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 第36-39页 |
四、幼儿合作行为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 | 第39-50页 |
(一)客观因素 | 第39-45页 |
1.幼儿园因素 | 第39-42页 |
2.家庭因素影响幼儿合作行为 | 第42-45页 |
(二)主观因素 | 第45-50页 |
1.认知发展能力 | 第45-46页 |
2.情绪影响 | 第46-48页 |
3.语言发展水平 | 第48-50页 |
五、教育建议 | 第50-56页 |
(一)帮助幼儿学会调节情绪,促进幼儿的合作行为 | 第50-51页 |
1.家长应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 | 第50页 |
2.丰富家庭生活 | 第50-51页 |
(二)园长应提出包含合作的办园理念 | 第51页 |
(三)明确幼儿园的培养目标,培养积极合作的幼儿 | 第51-52页 |
(四)根据幼儿的年龄,创造适宜的合作物质环境 | 第52-53页 |
(五)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有效指导幼儿的合作行为 | 第53-54页 |
(六)改变家长的传统教育观念 | 第54-55页 |
(七)教师和家长应尊重幼儿的自然发展 | 第55-56页 |
结语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附录 | 第60-6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