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9-16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4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20页 |
一、史料 | 第16-17页 |
(一)史料的概念 | 第16页 |
(二)史料的分类 | 第16-17页 |
二、史料实证素养 | 第17-20页 |
(一)史料实证素养的概念 | 第17-18页 |
(二)史料实证素养的内涵分解 | 第18-20页 |
第二章 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意义 | 第20-28页 |
一、有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 第20-21页 |
二、有助于学生正确时空观念的形成 | 第21-24页 |
三、有助于学生历史解释能力的提高 | 第24-25页 |
四、有助于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 | 第25-28页 |
第三章 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基本原则 | 第28-38页 |
一、真实性原则 | 第28-30页 |
二、典型性原则 | 第30-31页 |
三、多样性原则 | 第31-33页 |
四、适度性原则 | 第33-38页 |
第四章 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策略 | 第38-57页 |
一、树立正确的史料教学观 | 第38-39页 |
二、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目标 | 第39-40页 |
三、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 第40-52页 |
(一)史料搜集 | 第40-43页 |
(二)史料整理 | 第43-45页 |
(三)史料考证与辨伪 | 第45-49页 |
(四)史料解读与运用 | 第49-52页 |
四、构建多元化的学习评价体系 | 第52-57页 |
(一)评价目标的多元化 | 第53页 |
(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 第53-54页 |
(三)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 第54-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