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韵齐风 民声传承--以王音旋、韦有琴、李兆芳演唱风格分析为例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引言 | 第8-12页 |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三、论文研究框架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山东民歌概况 | 第12-17页 |
第一节 山东民歌的体裁形式 | 第12-15页 |
一、劳动号子 | 第13页 |
二、小调 | 第13页 |
三、山歌 | 第13-14页 |
四、说唱性民歌 | 第14页 |
五、大型民间套曲 | 第14-15页 |
六、儿歌 | 第15页 |
第二节 山东民歌风格特色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歌唱家王音旋的演唱风格分析 | 第17-27页 |
第一节 人物简介及艺术成就 | 第17-18页 |
第二节 歌曲演唱风格分析 | 第18-27页 |
一、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 第18-21页 |
二、歌曲《谁能比得上咱》 | 第21-24页 |
三、歌曲《苦菜花开闪金光》 | 第24-27页 |
第三章 歌唱家韦有琴的演唱风格分析 | 第27-33页 |
第一节 人物简介与艺术成就 | 第27页 |
第一节 歌曲演唱风格分析 | 第27-33页 |
一、民歌《沂蒙山小调》 | 第27-30页 |
二、民歌《拾棉花》 | 第30-33页 |
第四章 歌唱家李兆芳的演唱风格分析 | 第33-45页 |
第一节 人物简介与艺术成就 | 第33-34页 |
第二节 歌曲演唱风格分析 | 第34-40页 |
一、民歌《赶集》 | 第34-37页 |
二、民歌《对花》 | 第37-38页 |
三、民歌《送应征》 | 第38-40页 |
第三节 对山东民歌演唱的看法 | 第40-45页 |
一、语言问题 | 第40-41页 |
二、演唱处理 | 第41-45页 |
第五章 三位歌唱家歌唱中的共性与个性 | 第45-49页 |
第一节 歌唱中的共性 | 第45-46页 |
一、情感表达真挚 | 第45-46页 |
二、语言表达清晰 | 第46页 |
第二节 演唱风格个性化 | 第46-49页 |
第六章 三位歌唱家演唱风格之启迪 | 第49-54页 |
第一节 民歌演唱风格化的继承 | 第49-50页 |
一、对于民歌文化的追求与探索精神 | 第49页 |
二、对于民歌演唱的细节处理 | 第49-50页 |
三、注重民歌方言的运用 | 第50页 |
第二节 民歌演唱风格时代化的发展 | 第50-54页 |
一、科学演唱技巧的运用 | 第51-52页 |
二、民歌的适度改编 | 第52-53页 |
三、视觉和听觉艺术的完美结合 | 第53-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6页 |
附录 | 第56-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