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拍”民俗语汇研究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一、凌蒙初与“二拍” | 第11页 |
二、“二拍”的语料价值 | 第11-12页 |
三、民俗语汇的界定 | 第12-13页 |
四、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二章 “二拍”民俗语汇的分类及特点 | 第15-39页 |
一、“二拍”民俗语汇的分类 | 第15-35页 |
(一) 物质生活类 | 第15-23页 |
(二) 社会生活类 | 第23-32页 |
(三) 精神生活类 | 第32-35页 |
二、“二拍”民俗语汇的特点 | 第35-39页 |
(一) 口语性 | 第35-36页 |
(二) 地域性 | 第36页 |
(三) 传承性 | 第36-38页 |
(四) 多样性 | 第38-39页 |
第三章 “二拍”民俗语汇溯源 | 第39-46页 |
一、源于生产生活 | 第39-40页 |
二、源于典故传说 | 第40-41页 |
三、源于民俗信仰 | 第41-43页 |
(一) 自然崇拜 | 第41页 |
(二) 鬼神信奉 | 第41-42页 |
(三) 佛道信仰 | 第42-43页 |
四、源于诗文典籍 | 第43-46页 |
(一) 古代诗歌 | 第43-44页 |
(二) 古代史书、小说等 | 第44-46页 |
第四章 “二拍”民俗语汇构词法分析 | 第46-53页 |
一、词法构词 | 第46-48页 |
(一) 前缀 | 第46-47页 |
(二) 后缀 | 第47-48页 |
二、句法构词 | 第48-49页 |
(一) 主谓式 | 第48页 |
(二) 动宾式 | 第48页 |
(三) 并列式 | 第48-49页 |
(四) 偏正式 | 第49页 |
三、修辞构词 | 第49-53页 |
(一) 比喻式 | 第49-50页 |
(二) 借代式 | 第50页 |
(三) 婉曲式 | 第50-51页 |
(四) 引用式 | 第51-52页 |
(五) 描摹式 | 第52页 |
(六) 综合式 | 第52-53页 |
第五章 “二拍”民俗语汇的发展演变及文化心理解读 | 第53-65页 |
一、“二拍”民俗语汇的发展演变 | 第53-60页 |
(一) 民俗语汇意义不变 | 第53-54页 |
(二) 民俗语汇逐渐消亡 | 第54-58页 |
(三) 民俗语汇意义改变 | 第58-60页 |
二、“二拍“民俗语汇文化心理解读 | 第60-65页 |
(一) 重视商业 | 第60-61页 |
(二) 男尊女卑 | 第61-62页 |
(三) 讲究礼仪 | 第62页 |
(四) 尚情重义 | 第62-63页 |
(五) 重视孝道 | 第63-64页 |
(六) 信奉宗教迷信 | 第64-65页 |
结语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后记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