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引言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3.1 绩效管理的运用研究 | 第11-13页 |
1.3.2 平衡计分卡的运用研究 | 第13-15页 |
1.3.3 文献评述 | 第15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6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6 本文创新点 | 第17-18页 |
2 绩效管理相关理论及概念界定 | 第18-24页 |
2.1 绩效管理相关理论 | 第18页 |
2.1.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18页 |
2.1.2 经济增加值(EVA)理论 | 第18页 |
2.2 绩效和绩效管理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2.2.1 绩效的概念 | 第18-19页 |
2.2.2 绩效管理的概念 | 第19页 |
2.3 平衡计分卡与其他常用方法比较 | 第19-24页 |
2.3.1 平衡计分卡 | 第19-21页 |
2.3.2 其他常用绩效管理方法 | 第21-23页 |
2.3.3 平衡计分卡与其他常用绩效管理方法的比较 | 第23-24页 |
3 Z财险W支公司运营部门绩效管理现状及诊断 | 第24-40页 |
3.1 Z财产保险公司简介 | 第24-27页 |
3.1.1 Z财产保险公司概况 | 第24-26页 |
3.1.2 Z财险W支公司组织结构图 | 第26页 |
3.1.3 Z财险W支公司运营部门人员构成 | 第26-27页 |
3.2 Z财险W支公司绩效管理运行现状 | 第27-29页 |
3.2.1 绩效考核的对象 | 第27页 |
3.2.2 绩效考核的内容及方法 | 第27-28页 |
3.2.3 绩效考核结果的运运用 | 第28-29页 |
3.3 Z财险W支公司运营部门绩效管理运行评价 | 第29-37页 |
3.3.1 承保部绩效管理运行评价 | 第29-32页 |
3.3.2 理赔部绩效管理运行评价 | 第32-35页 |
3.3.3 销售管理部绩效管理运行评价 | 第35-37页 |
3.4 运营部门现行绩效管理病因诊断 | 第37-39页 |
3.4.1 缺乏科学绩效管理观念 | 第37-38页 |
3.4.2 轻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 第38页 |
3.4.3 缺乏合理有效的反馈机制 | 第38页 |
3.4.4 考核结果运用范围窄 | 第38-39页 |
3.5 运营部门绩效管理改进思路 | 第39-40页 |
4 部门层面绩效管理的优化 | 第40-61页 |
4.1 运营部门引入平衡记分卡的前提条件 | 第40页 |
4.2 Z财险公司总战略目标的确定 | 第40页 |
4.3 Z财险W支公司部门层面平衡计分卡战略地图设计 | 第40-42页 |
4.4 运营部门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2-46页 |
4.4.1 财务维度指标的选取 | 第42-43页 |
4.4.2 客户维度指标的选取 | 第43-44页 |
4.4.3 内部业务流程维度指标的选取 | 第44-45页 |
4.4.4 学习与成长维度指标的选取 | 第45-46页 |
4.5 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配比 | 第46-54页 |
4.5.1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 第46页 |
4.5.2 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维度指标权重 | 第46-50页 |
4.5.3 计算指标相应权重数值 | 第50-52页 |
4.5.4 四维度各项指标标准值的确定 | 第52-54页 |
4.6 2016年度支公司部门层面绩效评价 | 第54-56页 |
4.7 部门层面绩效指标的分解 | 第56-59页 |
4.8 未来绩效管理系统展望 | 第59-61页 |
5 结论与不足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作者简介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