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歌剧选段《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中戏曲元素的运用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歌剧《刘胡兰》背景概述 | 第11-14页 |
1.1 刘胡兰生平简介 | 第11页 |
1.2 歌剧《刘胡兰》的三次创作过程简介 | 第11-12页 |
1.2.1 1947年的首次创作 | 第11-12页 |
1.2.2 1952年的第二次创作 | 第12页 |
1.2.3 1976年的第三次 | 第12页 |
1.3 歌剧《刘胡兰》的创作带来的影响 | 第12-14页 |
1.3.1 对百姓精神生活的影响 | 第12-13页 |
1.3.2 对以后歌剧创作的影响 | 第13-14页 |
第二章 《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中戏曲元素的应用 | 第14-20页 |
2.1 中国传统戏曲音乐的运用 | 第14-15页 |
2.1.1 板式 | 第14-15页 |
2.1.2 唱腔 | 第15页 |
2.2 山西音乐素材的运用 | 第15-20页 |
2.2.1 山西民歌的借鉴 | 第15-16页 |
2.2.2 山西梆子的运用 | 第16-20页 |
第三章 《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的音乐创作特点 | 第20-22页 |
3.1 民族乐器的伴奏 | 第20页 |
3.2 西洋乐器的运用 | 第20-22页 |
第四章 《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的演唱处理 | 第22-28页 |
4.1 刘胡兰的音乐形象 | 第22-24页 |
4.1.1 第一部分 | 第22-23页 |
4.1.2 第二部分 | 第23-24页 |
4.2 歌曲的演唱技巧分析 | 第24-26页 |
4.2.1 呼吸 | 第24-25页 |
4.2.2 咬字、吐字 | 第25-26页 |
4.3 《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的形体表演 | 第26-28页 |
4.3.1 第一乐段 | 第27页 |
4.3.2 第二乐段 | 第27页 |
4.3.3 第三乐段 | 第27-28页 |
结语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30-31页 |
致谢 | 第31-32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32-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