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20页 |
1 黄冠梨品种简介 | 第9页 |
2 采后水果运输特性研究进展 | 第9-12页 |
·水果采后模拟运输条件下损伤特性研究 | 第9-10页 |
·模拟运输条件下果品减损包装的研究 | 第10-11页 |
·振动损伤对果蔬的品质影响及运输温度变化对果实生理变化的研究 | 第11-12页 |
3 采后梨果贮藏保鲜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梨的气调贮藏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梨的1-MCP贮藏研究进展 | 第13页 |
·梨的保鲜剂贮藏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4 梨果实采后预冷及降温方式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缓慢降温在水果采后贮藏中的应用研究 | 第14-15页 |
·黄冠梨采后适宜预冷方式的研究 | 第15-16页 |
5 贮藏温湿度条件对梨果采后保鲜影响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梨果采后冰温贮藏研究 | 第16-17页 |
·湿度环境对梨果贮藏效果的影响研究 | 第17-18页 |
6 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8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黄冠梨运输特性及长途运输条件对其生理及品质的研究 | 第20-3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3页 |
·材料 | 第20页 |
·实验试剂 | 第20页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0-21页 |
·实验设计与方法 | 第21页 |
·指标的测定与方法 | 第21-22页 |
·数据处理 | 第22-2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3-33页 |
·运输过程中的实际情况 | 第23-30页 |
·运输对黄冠梨生理品质的影响 | 第30-33页 |
3 讨论 | 第33-34页 |
4 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模拟运输对黄冠梨生理品质及货架期表现的影响 | 第35-4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5-37页 |
·材料 | 第35页 |
·实验试剂 | 第35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5页 |
·试验设计与方法 | 第35-36页 |
·指标的测定与方法 | 第36-3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7-43页 |
·模拟运输中黄冠梨的振动强度 | 第37-38页 |
·模拟运输中不同部位的振动情况 | 第38-39页 |
·不同部位黄冠梨的损伤情况 | 第39-40页 |
·模拟运输对不同部位黄冠梨果实呼吸强度的影响 | 第40页 |
·模拟运输对不同部位黄冠梨果实颜色的影响 | 第40-41页 |
·模拟运输对不同部位黄冠梨果实硬度的影响 | 第41页 |
·模拟运输对不同部位黄冠梨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 第41页 |
·模拟运输对不同部位黄冠梨果实可滴定酸的影响 | 第41-42页 |
·模拟运输对不同部位黄冠梨果实失重率的影响 | 第42页 |
·模拟运输对不同部位黄冠梨好果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3 讨论 | 第43页 |
4 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三种降温方式下不同温湿度条件对销地黄冠梨冷藏与货架期生理及品质的影响 | 第44-6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4-46页 |
·材料 | 第44页 |
·实验试剂 | 第44页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44页 |
·试验处理 | 第44-45页 |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45-4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6-60页 |
·黄冠梨冰点的确定 | 第46-47页 |
·三种降温方式下不同温湿度对贮藏和货架期黄冠梨呼吸强度的影响 | 第47-49页 |
·三种降温方式下不同温湿度对贮藏和货架期黄冠梨果实硬度的影响 | 第49-51页 |
·三种降温方式下不同温湿度对黄冠梨果实采后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 第51-52页 |
·三种降温方式下不同温湿度对黄冠梨果实采后可滴定酸的影响 | 第52-54页 |
·三种降温方式下不同温湿度对贮藏和货架期黄冠梨果实失重率的影响 | 第54-55页 |
·三种降温方式下不同温湿度对贮藏和货架期黄冠梨果心褐变的影响 | 第55-58页 |
·三种降温方式下不同温湿度对贮藏和货架期黄冠梨果实色泽的影响 | 第58-60页 |
·三种降温方式下不同温湿度对贮藏和货架期黄冠梨好果率的影响 | 第60页 |
3 讨论 | 第60-61页 |
4 小结 | 第61-63页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2页 |
Abstract | 第72-74页 |
附录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