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翻译目的论看儿童文学作品英汉翻译--《兔子坡》两种汉译本的对比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概论 | 第9-12页 |
·儿童文学的定义和特征 | 第9-11页 |
·儿童文学的定义 | 第9-10页 |
·儿童文学的特征 | 第10-11页 |
·儿童文学作品翻译的重要性及现状 | 第11页 |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儿童文学作品翻译的理论框架 | 第12-14页 |
·目的论的发展及理论框架 | 第12页 |
·目的论对儿童文学作品翻译的指导意义 | 第12-14页 |
第三章 两个译本的对比分析 | 第14-23页 |
·叠词、拟声词的翻译 | 第14-16页 |
·叠词和拟声词的概念 | 第14-15页 |
·举例分析 | 第15-16页 |
·习语的翻译 | 第16-18页 |
·习语的概念 | 第16-17页 |
·举例分析 | 第17-18页 |
·长短句的翻译 | 第18-20页 |
·英语和汉语主要的区别 | 第18-19页 |
·举例分析 | 第19-20页 |
·修辞手法的运用 | 第20-23页 |
·修辞手法简介 | 第21页 |
·举例分析 | 第21-23页 |
结语 | 第23-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25页 |
致谢 | 第25-26页 |
附录一 原文 | 第26-71页 |
附录二 译文一 | 第71-103页 |
附录三 译文二 | 第103-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