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视唱练耳课程分级制教学构想
目录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4页 |
一、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0-13页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4页 |
第一章 视唱练耳分级制概述 | 第14-20页 |
一、 视唱练耳分级制的肇始 | 第14页 |
二、 专业音乐院校分级制现状 | 第14-16页 |
三、 专业音乐院校分级制经验概括 | 第16-20页 |
第二章 高师视唱练耳课程分级制的必要性及理论构想 | 第20-29页 |
一、 高师视唱练耳课程分级制的必要性 | 第20-24页 |
(一) 视唱练耳教学现状 | 第20-22页 |
(二) 在校学生视唱练耳学习状况分析 | 第22-23页 |
(三) 视唱练耳师资状况分析 | 第23-24页 |
二、 高师视唱练耳课程分级制的理论构想 | 第24-29页 |
(一) 视唱练耳课程分级构想 | 第24-26页 |
(二) 视唱练耳课程标准 | 第26-29页 |
第三章 高师视唱练耳课程分级制实践内容 | 第29-56页 |
一、 高师视唱练耳分级制课程结构设置 | 第29-33页 |
(一) 主干教程具体内容 | 第29-31页 |
(二) 辅助教程具体内容 | 第31-33页 |
二、 高师视唱练耳分级制课程教学手段更新 | 第33-35页 |
(一) 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 第33-34页 |
(二) 运用“云思维”互联网教学 | 第34-35页 |
三、 高师视唱练耳课程分级制教学组织实施 | 第35-52页 |
(一) 音高实施建议 | 第35-38页 |
(二) 节奏实施建议 | 第38-41页 |
(三) 旋律实施建议 | 第41-44页 |
(四) 多样性视唱实施建议 | 第44-47页 |
(五) 多方位节奏实施建议 | 第47-50页 |
(六) 多角度欣赏实施建议 | 第50-52页 |
四、 高师视唱练耳分级制课程评价体系设定 | 第52-56页 |
(一) 视唱练耳分级制课程成绩评定体系设计 | 第52-53页 |
(二) 高师视唱练耳分级制试题类型设计 | 第53-56页 |
第四章 高等师范院校视唱练耳课程分级制成效展望 | 第56-59页 |
一、 高师视唱练耳课程分级制教学效果预测 | 第56-57页 |
二、 视唱练耳课程发展趋势 | 第57-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