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缪尔·巴伯《第一交响曲》音乐创作与观念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引言 | 第11-15页 |
一、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三、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4-15页 |
第一章 巴伯创作分期与《第一交响曲》的创作 | 第15-19页 |
第一节 巴伯生平与创作分期 | 第15-17页 |
一、 萌芽期(1933 -1939 年) | 第16页 |
二、 探索期(1940-1949 年) | 第16-17页 |
三、 成熟期(1950 -1981 年) | 第17页 |
第二节 《第一交响曲》创作概况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第一交响曲》音乐创作特点 | 第19-44页 |
第一节 曲式与主题 | 第19-25页 |
一、 单乐章奏鸣曲式 | 第19-21页 |
二、 主题动机的贯穿 | 第21-25页 |
第二节 节奏与节拍 | 第25-28页 |
一、 点分型节奏 | 第26-27页 |
二、 前缀与均等型节奏 | 第27页 |
三、 频繁变换的拍子 | 第27-28页 |
第三节 调式调性与和声 | 第28-39页 |
一、 调式调性布局 | 第29-33页 |
二、 和弦结构 | 第33-35页 |
三、 和声进行 | 第35-39页 |
第四节 配器 | 第39-44页 |
一、 主题材料旋律音色 | 第39-41页 |
二、 配器及特点 | 第41-44页 |
第三章 《第一交响曲》的音乐创作观念 | 第44-54页 |
第一节 “新浪漫主义”创作观念与核心 | 第44-47页 |
一、 “新浪漫主义”创作观念 | 第44-46页 |
二、 “新浪漫主义”创作观念的核心 | 第46-47页 |
第二节 “新浪漫主义”创作观念的体现 | 第47-49页 |
一、 “浪漫主义”观念的延续 | 第47-49页 |
二、 “现代主义”观念的融合 | 第49页 |
第三节 “新浪漫主义”音乐创作观念的来源 | 第49-52页 |
一、 柯蒂斯音乐学院的学习经历 | 第50页 |
二、 作曲家对巴伯创作观念的影响 | 第50-52页 |
第四节 “新浪漫主义”观念的影响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6页 |
注释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附录 | 第62-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