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法的探索
|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7页 |
| 1. 引言 | 第7-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7-9页 |
| ·高校教学质量改革工程需要研究性学习的支持 | 第7页 |
| ·质量改革工程要求建立起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体系 | 第7-8页 |
| ·研究性学习评价是研究性学习重要的组成部分 | 第8-9页 |
| ·研究问题 | 第9页 |
|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 ·研究目标 | 第9-10页 |
|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 ·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 ·有助于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推动高校教学质量的改革 | 第11-12页 |
| ·完善了研究性教学系统,有助于师生的最终发展 | 第12-13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3-22页 |
| ·研究性学习研究 | 第13-17页 |
| ·研究性学习的发展 | 第13页 |
| ·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 第13-15页 |
|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 | 第15-16页 |
|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 第16-17页 |
| ·学习评价研究 | 第17-18页 |
| ·教育评价 | 第17-18页 |
| ·学习评价 | 第18页 |
| ·研究性学习评价研究 | 第18-22页 |
| ·研究性学习评价理念 | 第19页 |
| ·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法 | 第19-20页 |
| ·研究性学习评价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 3. 高校研究性学习评价体系架构 | 第22-34页 |
| ·高校研究性学习培养目标 | 第22-23页 |
| ·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发展高校特色 | 第22页 |
|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 第22-23页 |
|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第23页 |
| ·高校研究性学习评价观 | 第23-25页 |
| ·建构主义教学评价观 | 第23-24页 |
| ·多元智能教学评价观 | 第24页 |
| ·后现代主义教学评价观 | 第24-25页 |
| ·高校研究性学习评价体系架构 | 第25-34页 |
| ·高校学生特点分析 | 第25页 |
| ·评价主体 | 第25-26页 |
| ·研究性学习评价体系 | 第26-34页 |
| ·结果评价方式 | 第27-29页 |
| ·过程性评价方式 | 第29-32页 |
| ·表现性评价方式——档案袋评价 | 第32-34页 |
| 4. 高校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实践探索 | 第34-45页 |
| ·实验背景 | 第34-38页 |
| ·实验目的 | 第38页 |
| ·实验对象与内容 | 第38页 |
| ·实验实施方案 | 第38-41页 |
| ·方案说明 | 第38-40页 |
| ·实验过程 | 第40-41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1-45页 |
| ·学生作品简析 | 第41-42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2-45页 |
| 5. 研究结果与未来展望 | 第45-47页 |
| ·研究结果 | 第45页 |
| ·未来展望 | 第45-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 附录 | 第50-53页 |
| 附录1 | 第50-52页 |
| 附录2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