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一、绪论 | 第10-13页 |
(一) 研究的缘由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的思路 | 第11-12页 |
(三) 研究的方法 | 第12页 |
1. 观察法 | 第12页 |
2. 问卷调查法 | 第12页 |
3. 案例分析法 | 第12页 |
(四)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二、对个性的认识 | 第13-22页 |
(一) 个性的内涵及认识误区 | 第13-18页 |
1. 个性的内涵 | 第13-15页 |
2. 对个性的认识误区 | 第15-18页 |
(二) 个性发展的特征 | 第18-22页 |
1. 个性发展的时代性 | 第18-19页 |
2. 个性发展的独特性 | 第19-20页 |
3. 个性发展的阶段性 | 第20-22页 |
三、初中生个性成长探究 | 第22-39页 |
(一) 初中生个性发展现状及原因 | 第22-29页 |
1. 初中生个性发展现状 | 第22-26页 |
2. 初中生个性发展现状成因 | 第26-29页 |
(二) 初中生个性成长条件分析 | 第29-38页 |
1. 客观条件 | 第30-35页 |
2. 主观条件 | 第35-38页 |
(三) 初中生个性成长探索的特殊价值 | 第38-39页 |
四、历史与社会学科与初中生个性成长之契机 | 第39-61页 |
(一) 历史与社会学科特色 | 第39-43页 |
1. 综合性 | 第39-41页 |
2. 人文性 | 第41-42页 |
3. 社会实践性 | 第42-43页 |
(二) 中学生历史与社会学科学习现状及因素 | 第43-48页 |
1. 中学生历史与社会学科学习现状调查及分析如下 | 第43-47页 |
2. 因素 | 第47-48页 |
(三) 在历史与社会学科学习中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 | 第48-55页 |
1. 教学评价的更新 | 第48-50页 |
2. 优化历史与社会学科教材 | 第50-51页 |
3. 教学模式的多样性 | 第51-53页 |
4. 历史与社会老师的自我发展 | 第53-54页 |
5. 个性发展“度”的把握 | 第54-55页 |
(四) 历史与社会学科中学生个性成长实践案例 | 第55-61页 |
1. 问题探究式——[案例]:《我们崇尚公平》教学片段 | 第55-56页 |
2. 情境体验式——[案例]《合理的购物方式》节选片段 | 第56-58页 |
3. 自主学习式——[案例]《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教学片段 | 第58-59页 |
4. 实践活动式——[案例]《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教学片段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附录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