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研究的现状 | 第8-15页 |
·关于“非 X 不 Y”的研究 | 第8-13页 |
·关于“非 X 不 Y”相关构式的研究 | 第13-15页 |
·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 第15页 |
·语料来源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构式“非 X 不 VP”的描写分析 | 第16-33页 |
·“非 X 不 VP”构式的认定 | 第16-18页 |
·“非 X 不 VP”构式的句法语义分析 | 第18-25页 |
·变项“X”的句法选择与制约 | 第18-21页 |
·变项“VP”的句法选择与制约 | 第21-23页 |
·变项“X”和“VP”之间的互动关系 | 第23-24页 |
·“非 X 不 VP”构式的句法功能 | 第24-25页 |
·“非 X 不 VP”构式的语用功能分析 | 第25-31页 |
·“非 X 不 VP”的构式义 | 第26-27页 |
·“非 X 不 VP”的语境识解 | 第27-28页 |
·“非 X 不 VP”的认知基础 | 第28-31页 |
·小结 | 第31-33页 |
第三章 “非 X 不 Y”两种变式的描写分析 | 第33-51页 |
·“非 X 不可/行/成”的描写分析 | 第33-41页 |
·“非 X 不可/行/成”中变项“X”的句法选择与制约 | 第33-36页 |
·“非 X 不可/行/成”构式的句法功能 | 第36-37页 |
·“非 X 不可/行/成”的语义表达 | 第37-38页 |
·“非 X 不可/行/成”构式结构上的语法化 | 第38-41页 |
·“非(得,要)X”的描写分析 | 第41-50页 |
·“非(得,要)X”中变项“X”的句法选择与制约 | 第42-44页 |
·“非(得,要)X”构式的句法功能 | 第44-45页 |
·“非(得,要)X”的语义表达 | 第45-46页 |
·“不可/行/成”的隐现 | 第46-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非 X 不 Y”与“非 X 才 Y”的比较分析 | 第51-65页 |
·两个构式变项“X”的构成成分的比较分析 | 第51-54页 |
·两个构式变项“Y”的构成成分的比较分析 | 第54-57页 |
·构式变项“Y”为开放系统 | 第54-56页 |
·构式变项“Y”为封闭系统 | 第56-57页 |
·两个构式在充当句法成分时的对比分析 | 第57-59页 |
·“非 X 不 Y”与“非 X 才 Y”在语义表达方面的对比分析 | 第59-64页 |
·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