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教师论文--教师评定与任用论文

自主成长型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导论第12-27页
 一、 问题缘起第12-13页
 二、 研究意义第13-15页
 三、 研究方法第15页
 四、 文献综述第15-27页
第二章 自主成长型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探索第27-47页
 一、 相关概念界定第27-30页
  (一) 自主第27页
  (二) 教师自主第27页
  (三) 教师专业发展第27-29页
  (四) 教师自主成长第29-30页
 二、 教师发展的类型及自主成长型教师的特征第30-35页
  (一) 教师发展的类型第30-32页
  (二) 自主成长型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第32-35页
 三、 自主成长型教师专业发展的维度与机制第35-40页
  (一) 自主成长意识是教师自主发展的动力源第36-37页
  (二) 自主成长能力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可持续第37-38页
  (三) 自主成长设计是教师自主发展的导航仪第38页
  (四) 自主成长行动是教师发展的直接力量第38-39页
  (五) 自主成长反思是教师发展的超越保障第39页
  (六) 自主成长监控是教师发展的校正器第39-40页
 四、 自主成长型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取向第40-47页
  (一) 哲学理论:主体性理论第40页
  (二) 心理学理论第40-43页
  (三) 社会学理论第43-44页
  (四) 教育学理论第44-47页
第三章 自主成长型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第47-61页
 一、 自主成长型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调查设计第47-50页
  (一) 研究目的第47页
  (二) 研究方法第47-50页
 二、 影响教师自主成长的外部环境因素调查结果与分析第50-53页
  (一) 影响教师自主成长的社会因素第50-51页
  (二) 影响教师自主成长的学校因素第51-53页
 三、 影响教师自主成长的内部因素调查结果与分析第53-61页
  (一) 个人的特质和背景第53-54页
  (二) 自主科研意识第54-56页
  (三) 自主反思能力第56-57页
  (四) 个人励志奋斗精神第57页
  (五) 关键事件和关键他人第57-58页
  (六) 自主监控、管理和规划第58-61页
第四章 自主成长型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第61-77页
 一、 自主成长型教师专业发展的初始阶段第61-69页
  (一) 自在的教师成长环节第62-64页
  (二) 自然的教师成长环节第64-65页
  (三) 自知的教师成长环节第65-66页
  (四) 自我的教师成长环节第66-69页
 二、 自主成长型教师专业发展的转折点:自省的教师成长环节第69-70页
 三、 自主成长型教师专业发展的高级环节第70-77页
  (一) 自觉的自主成长环节第70-72页
  (二) 自强的自主发展环节第72-73页
  (三) 自为的自主成长环节第73-74页
  (四) 自由自主成长环节第74-77页
第五章 促进自主成长型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策略第77-87页
 一、 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的完善是教师自主成长的基础第77-79页
  (一) 大兴师风,营造自主成长氛围第77-78页
  (二) 目标分层,逐级推进培养教师成长的精神载体与能力第78页
  (三) 建立和完善师范生录取和退出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第78-79页
 二、 教师的遴选是教师自主成长的保障第79-81页
  (一) 遴选教师坚持思想坚定,师德高尚,程序缜密,机会平等的原则第79页
  (二) 优先遴选强烈渴望自主成长的有志从教的青年第79-80页
  (三) 晋升选拔自主成长的教师成为教学骨干和带头人第80页
  (四) 评价方式多元化第80页
  (五) 健全教师遴选制度,形成遴选自主成长教师的工作机制第80页
  (六) 改革完善教师资格制度第80-81页
 三、 教师入职培训和适应是教师自主成长的重要转折第81-83页
  (一) 自主成长的意识和能力的塑造与提升是入职培训的宗旨第81-82页
  (二) 为新教师自主成长指定指导教师,发挥指导教师的诊断型指导作用第82页
  (三) 监督与评价自主成长的入职培训实施过程是教师自主成长的保障第82页
  (四) 充分发挥中小学与大专院校在新教师自主发展培训的合力第82-83页
 四、 教师自主成长需要创造积极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第83-85页
  (一) 教育主管部门和教师教育机构转变观念,创造有利条件第83-84页
  (二) 建设合理的学校管理机制、创设学习化的校园文化第84页
  (三) 形成教师间积极合作,共同发展的协作氛围第84-85页
  (四) 养成反思习惯,不断反思教师自主成长第85页
 五、 从教师契约型成长走向教师自主成长是教师发展的最终目的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91页
附录一:教师自主成长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第91-95页
附录二:本人在读研期间论文发表及获奖情况一览表第95-96页
致谢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青少年德育中的心理阻抗
下一篇:高师《现代教育技术学》公共课实验教学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