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0-26页 |
1 职业倦怠的文献综述 | 第10-19页 |
·职业倦怠研究的历史 | 第10-11页 |
·职业倦怠的概念和测量 | 第11-13页 |
·Maslach的MBI模型及其测量 | 第11-12页 |
·Pines的职业倦怠模型及测量(BM) | 第12页 |
·Shirom-Melamed的职业倦怠模型及其测量(S-MBM) | 第12-13页 |
·国外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理论研究 | 第13-17页 |
·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 第13-16页 |
·教师职业倦怠的类型 | 第16页 |
·教师职业倦怠的发展模型 | 第16-17页 |
·教师职业倦怠的后果和影响 | 第17页 |
·我国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 | 第17-19页 |
·教师职业倦怠的评估 | 第18页 |
·教师职业倦怠的特点 | 第18页 |
·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研究 | 第18-19页 |
2 角色认知的文献综述 | 第19-22页 |
·角色的概念 | 第19-20页 |
·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的概念 | 第20页 |
·教师的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 | 第20-21页 |
·教师的角色 | 第20-21页 |
·教师的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 | 第21页 |
·角色冲突、角色模糊与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 | 第21-22页 |
3 职业承诺的文献综述 | 第22-24页 |
·教师职业承诺的概念 | 第22页 |
·教师职业承诺的测量 | 第22-23页 |
·单维测量指标 | 第22-23页 |
·态度与行为测量指标 | 第23页 |
·三维测量指标 | 第23页 |
·职业承诺与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 | 第23-24页 |
4 问题的提出 | 第24-26页 |
第二部分 实证研究 | 第26-65页 |
研究一 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的修编 | 第26-35页 |
1 研究目的 | 第26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修编策略 | 第26页 |
·修编过程 | 第26-27页 |
·MBI的中文化 | 第26页 |
·个别访谈 | 第26页 |
·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初本的形成 | 第26-27页 |
·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初本的预测 | 第27页 |
·教师职业倦怠量表正式本的确定 | 第27页 |
·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的施测及信效度检验 | 第27页 |
3 研究结果 | 第27-32页 |
·访谈结果 | 第27-28页 |
·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的预测结果 | 第28-30页 |
·项目分析 | 第28-29页 |
·探索性因素分析 | 第29-30页 |
·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的内容 | 第30-31页 |
·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第31-32页 |
·信度检验 | 第31页 |
·验证性因素分析 | 第31-32页 |
4 讨论 | 第32-35页 |
·访谈结果分析 | 第32-34页 |
·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的修编 | 第34页 |
·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34-35页 |
研究二 教师角色认知、职业承诺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 | 第35-65页 |
1 研究目的 | 第35页 |
2 研究方法 | 第35-36页 |
·研究对象 | 第35-36页 |
·研究工具 | 第36页 |
·教师职业倦怠量表 | 第36页 |
·角色认知量表 | 第36页 |
·职业承诺量表 | 第36页 |
·施测程序 | 第36页 |
·数据的统计分析 | 第3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6-52页 |
·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 | 第37-45页 |
·教师职业倦怠的基本状况 | 第37页 |
·教师职业倦怠的多因素方差分析 | 第37-45页 |
·教师角色认知的研究 | 第45-47页 |
·教师角色认知的基本状况 | 第45页 |
·教师角色认知的多因素方差分析 | 第45-47页 |
·教师职业承诺的研究 | 第47-49页 |
·教师职业承诺的基本状况 | 第47-48页 |
·教师职业承诺的多因素方差分析 | 第48-49页 |
·教师角色认知、职业承诺和职业倦怠的关系 | 第49-52页 |
·角色认知、职业承诺和职业倦怠的相关分析 | 第49-51页 |
·职业倦怠的复回归分析 | 第51-52页 |
4 讨论 | 第52-65页 |
·教师职业倦怠的特点 | 第52-57页 |
·教师职业倦怠的总体状况 | 第52-53页 |
·职业倦怠在不同性别、教龄、学校类别和是否班主任中的差异分析 | 第53-55页 |
·情感耗竭在不同性别、教龄、学校类别和是否班主任中的差异分析 | 第55-56页 |
·降低的个人成就感在不同性别、教龄、学校类别和是否班主任中的差异分析 | 第56页 |
·人格解体在不同性别、教龄、学校类别和是否班主任中的差异分析 | 第56-57页 |
·教师角色认知的特点 | 第57-59页 |
·教师职业承诺的特点 | 第59-60页 |
·教师的角色认知、职业承诺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 | 第60-63页 |
·角色认知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 第60-61页 |
·职业承诺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 第61-62页 |
·职业承诺在角色认知和职业倦怠之间的中介作用 | 第62-63页 |
·教师职业倦怠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 第63-64页 |
·本研究今后努力的方向 | 第64-65页 |
第三部分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附录 | 第72-77页 |
后记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