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犯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选题依据 | 第10-12页 |
·错误的思想观念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之一 | 第10-11页 |
·思政教育是修正未成年犯思想观念的有效手段 | 第11页 |
·提高未成年犯思政课针对性刻不容缓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21页 |
·国外罪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状况 | 第12-13页 |
·我国罪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状况 | 第13-19页 |
·我国未成年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状况 | 第19-21页 |
·概念界定 | 第21-23页 |
·未成年犯 | 第21-22页 |
·思想政治教育 | 第22页 |
·针对性 | 第22-23页 |
·研究框架 | 第23-24页 |
·研究意义 | 第23页 |
·研究内容 | 第23页 |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第二章 未成年犯思想现状与特点 | 第24-34页 |
·未成年犯与普通中学生的思想状况比较 | 第24-31页 |
·未成年犯与普通中学生的思想共同点 | 第24-26页 |
·未成年犯与普通中学生的思想不同点 | 第26-31页 |
·未成年犯在不同服刑阶段的思想特点 | 第31-32页 |
·新收期:恐惧不安、思家心切 | 第31-32页 |
·服刑中期:努力表现、争取成绩 | 第32页 |
·出所期:忐忑不安、期待回归 | 第32页 |
·不同犯罪类型未成年犯的思想特点 | 第32-34页 |
·财产型:不劳而获、贪图享受 | 第33页 |
·暴力型:轻视生命、缺乏自控 | 第33页 |
·性罪型:精力旺盛、道德沦丧 | 第33-34页 |
第三章 未成年犯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状况 | 第34-42页 |
·未成年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第34-40页 |
·面面俱到的法律常识教育 | 第34-35页 |
·课堂化为主的道德常识教育 | 第35-37页 |
·日益受重视的心理健康常识教育 | 第37-39页 |
·贴近社会的时事政策教育 | 第39-40页 |
·未成年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 第40-42页 |
·以录像为主的课堂教学 | 第40-41页 |
·更注重形式的主题活动 | 第41-42页 |
·尚未普及的心理团训 | 第42页 |
第四章 提高未成年犯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思考 | 第42-57页 |
·突出符合未成年犯思想特点的教育内容 | 第43-48页 |
·应当始终重点突出的教育内容 | 第43-44页 |
·应当根据服刑阶段安排针对性的教育内容 | 第44-47页 |
·应当根据不同犯罪类型安排针对性的教育内容 | 第47-48页 |
·选择未成年犯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 | 第48-54页 |
·增加个别教育的比例 | 第48-49页 |
·尝试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 第49-50页 |
·推广具有特色的实践活动 | 第50-52页 |
·引导未成年犯进行自我教育 | 第52-53页 |
·积极开展心理矫治 | 第53-54页 |
·借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 | 第54-56页 |
·教育内容的系统化 | 第54页 |
·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 第54-56页 |
·参考国外罪犯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 第56-57页 |
·增加学习过程的自主权和选择权 | 第56页 |
·注重隐性的道德渗透 | 第56-57页 |
·探索中国特色的心理及行为矫治 | 第57页 |
附1 | 第57-63页 |
附2 | 第63-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