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前言 | 第9-12页 |
一、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第9-10页 |
(一) 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9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第9-10页 |
二、论文的研究目标 | 第10-11页 |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1页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历史观与科学历史观 | 第12-26页 |
第一节 历史观的概念及其沿革 | 第12-14页 |
一、历史观的涵义 | 第12-13页 |
二、历史观的由来及沿革 | 第13-14页 |
第二节 科学历史观 | 第14-26页 |
一、马克思主义与唯物史观 | 第14-15页 |
二、唯物史观与“五种社会形态” | 第15-17页 |
三、三种新的历史观 | 第17-26页 |
第二章 历史观与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写 | 第26-44页 |
第一节 中学历史教育与历史观 | 第26-34页 |
一、中学历史教育与历史观 | 第26-29页 |
二、“皇国史观”对日本历史教育的影响 | 第29-34页 |
第二节 历史观与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写 | 第34-44页 |
一、培养科学历史观是历史教育的重要目标 | 第34-36页 |
二、警惕《新历史教科书》的历史观 | 第36-44页 |
第三章 科学历史观指导下的历史教科书编写 | 第44-59页 |
第一节 科学历史观指导下的历史教科书编写目标 | 第44-45页 |
第二节 科学历史观指导下的历史教科书的编写策略 | 第45-50页 |
一、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到教科书编写目标的首位 | 第45-47页 |
二、历史教科书内容的选择 | 第47-50页 |
第三节 科学历史观指导下中学历史教科书的活动设计及教学评价模式 | 第50-52页 |
第四节 科学历史观指导下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内容编写与呈现方式 | 第52-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