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前言 | 第9-13页 |
第一章 当代隐喻思维研究述评 | 第13-24页 |
第一节 隐喻思维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第15-24页 |
一、西方隐喻思维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15-18页 |
二、国内隐喻思维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第18-24页 |
第二章 隐喻与相似思维 | 第24-35页 |
第一节 隐喻的概念和本质 | 第24-26页 |
第二节 隐喻中的相似思维 | 第26-35页 |
一、相似思维——作为形象思维的操作模型 | 第26-27页 |
二、作品中的隐喻及相似思维分析 | 第27-28页 |
三、运用相似思维对隐喻分类 | 第28-35页 |
第三章 心灵时空的追求:隐喻生成的审美动力机制的研究 | 第35-45页 |
第一节 追求速度、时间之美——简约性、凝练性 | 第37-40页 |
一、秩序——写作行为的本体 | 第37-38页 |
二、“秩序”与简洁、凝练的隐喻时间之美 | 第38-40页 |
第二节 追求无限空间、自由之美——含蓄性、蕴藉性 | 第40-42页 |
第三节 阐释生命体悟绽放智慧生命状态——创新性、陌生化 | 第42-45页 |
第四章 探索:隐喻能力培养途径 | 第45-51页 |
第一节 勤思乐感广读博阅 | 第45-47页 |
第二节 放飞想象展开类似联想 | 第47-48页 |
第三节 重视观察学会方法 | 第48-49页 |
第四节 改变思维的速度,促进灵感生成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后记 | 第56-58页 |
研究生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