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教育公债规模的可行性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一、研究的目的 | 第10-11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一、我国教育经费和财政支出状况 | 第12-14页 |
二、国内外经济形势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必要性 | 第14-15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扩大教育公债规模的合理性分析 | 第16-27页 |
第一节 主要经济学理论与教育公债的发行 | 第16-20页 |
一、教育支出的投资消费两重性 | 第16页 |
二、古典经济学理论与教育公债的发行 | 第16-18页 |
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与教育公债的发行 | 第18-20页 |
第二节 扩大教育公债规模与保持经济平衡发展 | 第20-23页 |
一、教育公债挤出效应分析 | 第20-22页 |
二、教育公债对经济的影响 | 第22-23页 |
第三节 扩大教育公债规模与社会公平 | 第23-27页 |
一、教育的公共性 | 第23页 |
二、教育公债的发行与地区公平 | 第23-25页 |
三、教育公债与社会家庭企业教育费用支出分配 | 第25页 |
四、教育公债与个人教育机会平等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扩大教育公债规模的必要性分析 | 第27-34页 |
第一节 教育经费现状与教育公债的发行 | 第27-30页 |
一、教育经费严重不足与财政支出刚性的矛盾 | 第27页 |
二、教育经费缺口时间紧迫性与教育公债的发行 | 第27-28页 |
三、教育经费缺口数额巨大与教育公债的发行 | 第28-29页 |
四、教育经费来源稳定的需求与教育公债的发行 | 第29页 |
五、通过调整项目迅速大量增加教育经费的可行性探讨 | 第29-30页 |
第二节 扩大教育公债规模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优化方案 | 第30-34页 |
一、项目择优与教育公债的发行 | 第30-32页 |
二、项目管理与教育公债的发行 | 第32-34页 |
第四章 扩大教育公债规模的可行性研究 | 第34-48页 |
第一节 影响教育公债发行规模的主要因素 | 第34-35页 |
第二节 教育公债发行规模探讨 | 第35-41页 |
一、我国社会经济现状与教育公债规模现状 | 第35-36页 |
二、发行教育公债的最低限额—1700 亿元 | 第36-38页 |
三、发行教育公债的合理上限—3200 亿元 | 第38-39页 |
四、个人建议发行教育公债的规模—2000 亿元 | 第39-41页 |
第三节 教育公债资金来源可行性分析 | 第41-43页 |
一、教育公债的资金来源 | 第41-42页 |
二、教育公债资金挤出效应分析 | 第42-43页 |
第四节 教育公债偿还可行性分析 | 第43-46页 |
一、经济发展与教育公债的偿还 | 第43-44页 |
二、公债项目结对偿还教育公债 | 第44-45页 |
三、教育公债的偿还方式 | 第45-46页 |
第五节 小结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