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8页 |
·药用真菌多糖概述 | 第16-22页 |
·药用真菌多糖的生物活性 | 第16-18页 |
·药用真菌多糖的分离提取 | 第18-19页 |
·药用真菌多糖的结构研究 | 第19-20页 |
·药用真菌多糖的构效关系研究 | 第20-21页 |
·裂褶菌及其发酵产物简介 | 第21-22页 |
·固体发酵技术研究进展 | 第22-24页 |
·固体发酵菌种 | 第22页 |
·固体发酵产品 | 第22-23页 |
·固体发酵原料 | 第23页 |
·固体发酵条件控制 | 第23-24页 |
·辐照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 第24-26页 |
·辐照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范围 | 第25页 |
·辐照效果的影响因素 | 第25-26页 |
·辐照技术的安全性 | 第26页 |
·研究目的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研究目的 | 第26-27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第二章 裂褶菌菌株筛选与裂褶菌多糖提取工艺优化 | 第28-36页 |
·引言 | 第2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8-31页 |
·试剂与材料 | 第28-29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3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1-35页 |
·裂褶菌多糖高产菌株筛选结果 | 第31页 |
·裂褶菌多糖提取工艺单因素实验 | 第31-33页 |
·裂褶菌多糖提取工艺正交试验结果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裂褶菌多糖脱色条件优化 | 第36-67页 |
·引言 | 第3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6-41页 |
·试剂与材料 | 第36-37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37页 |
·实验方法 | 第37-4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1-66页 |
·裂褶菌多糖提取液流变学性能结果 | 第41-50页 |
·脱色树脂筛选 | 第50-51页 |
·脱色曲线的测定 | 第51-52页 |
·树脂脱色工艺优化 | 第52-62页 |
·脱色活性炭筛选 | 第62-63页 |
·活性炭脱色工艺优化 | 第63-66页 |
·其它脱色方法尝试 | 第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四章 裂褶菌多糖理化性质研究 | 第67-84页 |
·引言 | 第6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7-69页 |
·试剂与材料 | 第67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67-68页 |
·实验方法 | 第68-6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9-83页 |
·裂褶菌多糖乳化能力和乳化稳定性 | 第69-72页 |
·裂褶菌多糖流变学特性研究 | 第72-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五章 辐照对发酵玉米芯裂褶菌多糖得率和流变学特性影响 | 第84-93页 |
·引言 | 第8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84-86页 |
·试剂与材料 | 第84-85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85页 |
·实验方法 | 第85-8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86-92页 |
·辐照对裂褶菌多糖得率影响 | 第86-87页 |
·辐照对裂褶菌多糖溶液黏度特性影响 | 第87-90页 |
·辐照对裂褶菌多糖提取液黏弹特性影响 | 第90-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第六章 辐照改性对裂褶菌多糖分子量和生物学活性影响 | 第93-104页 |
·引言 | 第9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93-96页 |
·试剂与材料 | 第93-94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94页 |
·实验方法 | 第94-9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96-103页 |
·辐照改性对裂褶菌多糖分子量影响 | 第96-99页 |
·辐照改性对裂褶菌多糖抑制肿瘤及提高免疫力作用影响 | 第99-103页 |
·本章小结 | 第103-104页 |
第七章 全文结论 | 第104-106页 |
·全文结论 | 第104-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13页 |
致谢 | 第113-114页 |
作者简历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