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中日同形异义词的先行研究 | 第11-13页 |
1.3 研究所运用的主要理论和方法 | 第13-14页 |
第2章 “中日同形异义词”的误译 | 第14-35页 |
2.1 语言层面的语境中的误译 | 第14-31页 |
2.1.1 形容词的误译 | 第14-20页 |
2.1.2 动词的误译 | 第20-25页 |
2.1.3 名词的误译 | 第25-28页 |
2.1.4 副词的误译 | 第28-31页 |
2.2 文化层面的语境中的误译 | 第31-34页 |
2.2.1 称谓的误译 | 第31-32页 |
2.2.2 文化词汇的误译 | 第32-3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中日同形异义词”误译的形成原因 | 第35-38页 |
3.1 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的影响 | 第35页 |
3.2 义项的增减 | 第35-36页 |
3.3 译者自身能力的不足 | 第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4章 “中日同形异义词”误译的解决对策 | 第38-41页 |
4.1 提高对词汇、原文的整体理解能力 | 第38页 |
4.2 进行易误译的同形异义词的针对性练习 | 第38-39页 |
4.2.1 机械性练习 | 第38-39页 |
4.2.2 理解性练习和产出型练习 | 第39页 |
4.3 锻炼使用日语进行思维的能力以及相关领域知识的加强 | 第3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结论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