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包在中学应用的影响因素及推进策略研究--基于学生UTAUT模型的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3-27页 |
1.1 研究缘起 | 第13-14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4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4-15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7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1.4.1 电子书包 | 第17-18页 |
1.4.2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 | 第18页 |
1.4.3 课堂教学 | 第18页 |
1.5 理论基础 | 第18-27页 |
1.5.1 感知风险理论 | 第18-19页 |
1.5.2 技术接受与使用整合UTAUT理论 | 第19-27页 |
2 研究综述 | 第27-37页 |
2.1 国外电子书包研究综述 | 第27-28页 |
2.2 国内电子书包研究综述 | 第28-37页 |
2.2.1 电子书包研究热点 | 第28-33页 |
2.2.2 电子书包应用影响因素研究 | 第33-34页 |
2.2.3 电子书包推进策略的相关研究 | 第34-37页 |
3 调研工具的设计与开发 | 第37-61页 |
3.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37-48页 |
3.1.1 提出研究假设 | 第37-38页 |
3.1.2 假设模型的构建 | 第38-40页 |
3.1.3 问卷变量测量维度 | 第40-48页 |
3.2 预试问卷分析 | 第48-57页 |
3.2.1 项目分析 | 第48-50页 |
3.2.2 信度检验 | 第50-52页 |
3.2.3 效度分析 | 第52-57页 |
3.3 教师访谈设计 | 第57-58页 |
3.3.1 访谈对象的选择 | 第57页 |
3.3.2 访谈内容 | 第57-58页 |
3.4 电子书包技术人员访谈设计 | 第58-61页 |
3.4.1 访谈对象 | 第59页 |
3.4.2 访谈提纲的编制 | 第59-61页 |
4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第61-87页 |
4.1 样本背景与电子书包使用情况 | 第61-66页 |
4.1.1 样本背景 | 第61页 |
4.1.2 电子书包使用情况 | 第61-66页 |
4.2 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 | 第66页 |
4.3 描述性分析 | 第66-70页 |
4.4 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70-76页 |
4.4.1 信度检验 | 第70-71页 |
4.4.2 效度检验 | 第71-76页 |
4.5 影响因素模型建模和拟合检验 | 第76-87页 |
4.5.1 影响因素模型建模 | 第76-78页 |
4.5.2 拟合检验 | 第78-80页 |
4.5.3 结构方程模型修正 | 第80-82页 |
4.5.4 研究假设检验 | 第82-83页 |
4.5.5 多群组分析 | 第83-87页 |
5 研究结论与推进策略 | 第87-97页 |
5.1 研究结论及归因分析 | 第87-91页 |
5.2 推进策略 | 第91-97页 |
5.2.1 学生层面 | 第91-92页 |
5.2.2 教师层面 | 第92-94页 |
5.2.3 电子书包技术人员 | 第94-97页 |
6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97-99页 |
6.1 创新之处 | 第97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97-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3页 |
附录A | 第103-105页 |
附录B | 第105-107页 |
致谢 | 第107-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