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食品标准与检验论文--食品的微生物检验论文

荧光量子点探针检测食源性大肠杆菌的初步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英义缩写符号及中英文对照表第10-11页
1 绪论第11-19页
    1.1 引言第11页
    1.2 量子点概述第11-14页
        1.2.1 量子点的基本性质第11-12页
        1.2.2 量子点的合成第12-13页
        1.2.3 量子点在检测致病菌上的应用第13-14页
    1.3 大肠杆菌O157:H7第14-16页
        1.3.1 大肠杆菌O157:H7的生物学性质第14-15页
        1.3.2 大肠杆菌的检测方法第15-16页
    1.4 免疫层析技术第16-17页
    1.5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思路、研究内容、主要创新点第17-19页
        1.5.1 研究意义与研究思路第17页
        1.5.2 主要研究内容第17-18页
        1.5.3 主要创新点第18-19页
2 CdTe量子点的水相合成及其稳定性研究第19-34页
    2.1 引言第19-20页
    2.2 实验部分第20-22页
        2.2.1 实验试剂第20页
        2.2.2 CdTe量子点水相合成第20-21页
        2.2.3 CdTe量子点的光谱性质第21页
        2.2.4 量子点荧光强度与浓度的关系第21页
        2.2.5 量子点在不同pH条件下性质的变化第21页
        2.2.6 量子点在不同离子强度条件下性质的变化第21-22页
        2.2.7 量子点在醇溶液中的性质的变化第22页
        2.2.8 量子点的纯化第22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2-33页
        2.3.1 CdTe量子点的基本性质第22-24页
        2.3.2 不同回流时间制备的量子点荧光性质第24-25页
        2.3.3 量子点荧光性质与温度的关系第25-26页
        2.3.4 量子点荧光强度与浓度的关系第26页
        2.3.5 量子点在不同pH条件下的稳定性第26-28页
        2.3.6 量子点在盐溶液的稳定性第28-30页
        2.3.7 量子点在醇溶液的稳定性第30-32页
        2.3.8 不同纯化方式对量子点性质的影响第32-33页
    2.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3 量子点荧光强度在保藏过程中的变化第34-43页
    3.1 引言第34页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4-35页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34页
        3.2.2 量子点的制备第34页
        3.2.3 量子点的保藏第34页
        3.2.4 量子点的监测第34-35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5-41页
        3.3.1 量子点荧光性质与保藏时间的关系第35-37页
        3.3.2 量子点荧光强度与储藏温度的关系第37-39页
        3.3.3 量子点荧光强度与光照氧气的关系第39-41页
        3.3.4 量子点合成后续处理与最佳保藏条件第41页
    3.4 本章小结第41-43页
4 大肠杆菌O157:H7量子点免疫荧光探针的研究第43-50页
    4.1 引言第43页
    4.2 实验部分第43-46页
        4.2.1 试剂与仪器第43-44页
        4.2.2 大肠杆菌O157:H7培养第44-45页
        4.2.3 结合垫选择第45页
        4.2.4 层析垫选择第45页
        4.2.5 CdTe量子点与大肠杆菌O157:H7抗体的静电偶联第45页
        4.2.6 CdTe量子点与大肠杆菌O157:H7抗体的共价偶联第45页
        4.2.7 免疫层析体系构建第45-46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6-49页
        4.3.1 结合垫的选择第46页
        4.3.2 层析膜选择第46-47页
        4.3.3 免疫层析法验证量子点与大肠杆菌抗体的结合第47-48页
        4.3.4 静电结合法偶联效果第48-49页
        4.3.5 共价结合法偶联效果第49页
    4.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5 量子点荧光免疫层试纸析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第50-58页
    5.1 引言第50-51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51-52页
        5.2.1 实验试剂与仪器表第51页
        5.2.2 细菌培养与计数第51页
        5.2.3 量子点免疫层析体系构建与第51-52页
        5.2.4 量子点免疫层析法检测限判定第52页
        5.2.5 量子点荧光免疫层析试纸的选择性第52页
        5.2.6 量子点荧光免疫层析试纸的适用性评价第52页
        5.2.7 量子点荧光免疫层析试纸的稳定性评价第52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52-57页
        5.3.1 层析试纸条的组装第52-53页
        5.3.2 量子点荧光免疫层析试纸的特异性第53-54页
        5.3.3 量子点荧光免疫层析试纸在自来水中的灵敏性测定第54-55页
        5.3.4 量子点荧光免疫层析试纸的适用性评价第55-56页
        5.3.5 量子点荧光免疫层析试纸保藏时间第56-57页
    5.4 本章小结第57-58页
6 结论与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7页
附录A第67-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手性液晶旋光效应的热光与电光特征研究与验证
下一篇:Ni基阳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