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30页 |
1.1 燃料电池概述 | 第11-12页 |
1.1.1 燃料电池基础 | 第11页 |
1.1.2 燃料电池分类 | 第11-12页 |
1.2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 第12-15页 |
1.2.1 SOFC分类和特点 | 第12-13页 |
1.2.2 SOFC工作原理 | 第13-14页 |
1.2.3 中温SOFC | 第14-15页 |
1.3 SOFC阳极 | 第15-25页 |
1.3.1 阳极材料 | 第15-18页 |
1.3.2 阳极表面成碳机理 | 第18-19页 |
1.3.3 阳极积碳的因素与抑制方法 | 第19-23页 |
1.3.4 阳极制备方法 | 第23-25页 |
1.4 SOFC电解质 | 第25-28页 |
1.5 SOFC阴极 | 第28页 |
1.6 连接材料 | 第28-29页 |
1.7 本文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2 实验仪器和分析方法 | 第30-37页 |
2.1 技术路线 | 第30页 |
2.2 实验试剂与器材 | 第30-31页 |
2.3 单电池电性能测试装置 | 第31-35页 |
2.3.1 实验装置 | 第31-33页 |
2.3.2 单电池反应器结构 | 第33-34页 |
2.3.3 实验测试装置的说明 | 第34-35页 |
2.4 材料表征方法 | 第35-37页 |
2.4.1 X射线衍射 | 第35页 |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35-36页 |
2.4.3 孔隙率的测定 | 第36-37页 |
3 阳极材料及单电池的制备 | 第37-48页 |
3.1 添加脱脂棉阳极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第37-38页 |
3.1.1 添加脱脂棉阳极材料的制备 | 第37页 |
3.1.2 添加脱脂棉阳极材料的SEM表征 | 第37-38页 |
3.2 Ni_(0.5)Cu_(0.5)O_x包覆管状YSZ阳极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第38-41页 |
3.2.1 硬模板法制备阳极材料的原理及流程 | 第38-39页 |
3.2.2 Ni_(0.5)Cu_(0.5)O_x包覆管状YSZ阳极材料的制备 | 第39-40页 |
3.2.3 Ni_(0.5)Cu_(0.5)O_x包覆管状YSZ阳极材料的XRD表征 | 第40页 |
3.2.4 Ni_(0.5)Cu_(0.5)O_x包覆管状YSZ阳极材料的SEM表征 | 第40-41页 |
3.3 NiCuBaO阳极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第41-45页 |
3.3.1 NiCuBaO包覆管状电解质阳极材料的制备 | 第41-43页 |
3.3.2 NiCuBaO阳极材料的XRD表征 | 第43-44页 |
3.3.3 NiCuBaO阳极材料的SEM表征 | 第44-45页 |
3.4 电解质支撑单电池的制备 | 第45-47页 |
3.4.1 YSZ电解质基片的制备 | 第45页 |
3.4.2 阳极的制备 | 第45-46页 |
3.4.3 阴极的制备 | 第46-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4 阳极造孔方式对单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48-60页 |
4.1 单电池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48-56页 |
4.1.1 脱脂棉造孔剂单电池的发电性能 | 第48-55页 |
4.1.2 传统造孔剂单电池的发电性能 | 第55-56页 |
4.2 单电池的表征 | 第56-5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5 硬模板法制备阳极材料的性能研究 | 第60-70页 |
5.1 单电池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61-63页 |
5.1.1 单电池的传统性能测试 | 第61-62页 |
5.1.2 水蒸汽对单电池发电性能的影响 | 第62-63页 |
5.2 长期稳定性试验 | 第63-64页 |
5.3 单电池的表征 | 第64-66页 |
5.4 积碳现象与能谱分析 | 第66-6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6 NiCuBaO阳极材料的抗积碳性能研究 | 第70-81页 |
6.1 单电池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70-75页 |
6.2 长期稳定性试验 | 第75-76页 |
6.3 单电池的表征 | 第76-78页 |
6.4 积碳现象与能谱分析 | 第78-80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结论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9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