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晶体学论文

手性液晶旋光效应的热光与电光特征研究与验证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选题背景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6页
        1.2.1 液晶相控阵技术的研究进展第10-12页
        1.2.2 手性液晶旋光效应的相位延迟特性等价第12-15页
        1.2.3 光波导、布拉格反射与旋光特性的共性与甄别第15-16页
    1.3 论文意义及创新点第16页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第16-18页
第二章 旋光效应在液晶相控技术中的应用第18-28页
    2.1 传统液晶相控阵的工作方式第18-21页
    2.2 手性液晶旋光及其相位转换架构和原理第21-27页
        2.2.1 手性液晶对入射光的调制原理第21-25页
        2.2.2 旋光效应相位转换架构第25-27页
    2.3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手性液晶光学特性的数值计算及验证第28-52页
    3.1 手性液晶指向矢的建模与仿真第28-36页
        3.1.1 液晶的连续弹性体理论第28-30页
        3.1.2 指向矢计算的差分迭代法第30-33页
        3.1.3 液晶指向矢的仿真结果第33-36页
    3.2 斜入射光波在液晶中传播的计算原理及方法第36-40页
        3.2.1 斜入射光波传输的数值方法第36-38页
        3.2.2 Berreman4×4 矩阵法第38-40页
    3.3 旋光的理论求解第40-42页
    3.4 手性液晶旋光率的验证第42-49页
        3.4.1 手性液晶旋光率理论结果第42-44页
        3.4.2 实验原理第44-46页
        3.4.3 实验验证与分析第46-49页
    3.5 斜入射情况下手性液晶的旋光效应研究第49-50页
    3.6 误差分析第50-51页
    3.7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四章 手性液晶电控旋光效应的研究第52-64页
    4.1 电控旋光效应的电压模式选择第52-55页
        4.1.1 交流电下旋光的电控特性第52-54页
        4.1.2 低频交流电压下的旋光特性第54-55页
    4.2 手性液晶旋光效应的直流电控特性第55-62页
        4.2.1 实验测量第56-57页
        4.2.2 电控旋光效应的结果与分析第57-62页
    4.3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五章 手性液晶热控旋光效应的研究第64-73页
    5.1 温度对手性液晶螺距的影响第64-65页
    5.2 实验步骤第65-66页
    5.3 旋光角随温度变化的结果与分析第66-70页
    5.4 手性液晶转换相位延迟的热敏特性第70-72页
    5.5 误差分析第72页
    5.6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3-76页
    6.1 论文意义及工作总结第73-74页
        6.1.1 液晶旋光效应的建模与仿真第73页
        6.1.2 手性液晶旋光的电光特性研究第73-74页
        6.1.3 手性液晶旋光的热光特性研究第74页
    6.2 今后工作方向展望第74-76页
致谢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0页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0-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银颗粒的生长控制及其在化学镀铜中的应用
下一篇:荧光量子点探针检测食源性大肠杆菌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