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问题提出 | 第10-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提出的问题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20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5-20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0-21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20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过程 | 第21-24页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1.4.3 研究过程 | 第23-24页 |
第2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24-29页 |
2.1 核心概念 | 第24-25页 |
2.1.1 翻转课堂 | 第24页 |
2.1.2 适应、适应性、学习适应性 | 第24-25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5-29页 |
2.2.1 教学设计理论 | 第26页 |
2.2.2 期望理论 | 第26-27页 |
2.2.3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第27-29页 |
第3章 翻转课堂中大学生学习适应性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9-33页 |
3.1 大学生在翻转课堂中学习适应性指标体系的确定 | 第29-30页 |
3.2 对专家进行的个别访谈 | 第30-33页 |
第4章 翻转课堂中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干预策略的制定 | 第33-41页 |
4.1 大学生在翻转课堂中的学习适应性现状 | 第33-36页 |
4.2 对翻转课堂中部分大学生的访谈情况 | 第36-37页 |
4.3 大学生在翻转课堂中学习适应性干预策略的制定 | 第37-41页 |
4.3.1 针对目标倾向的干预策略 | 第37-38页 |
4.3.2 针对方法运用的干预策略 | 第38-40页 |
4.3.3 针对其他不适应因子的干预策略 | 第40-41页 |
第5章 学习适应性干预策略的准实验研究 | 第41-53页 |
5.1 准实验研究的设计 | 第41-42页 |
5.1.1 研究对象 | 第41页 |
5.1.2 研究设计 | 第41页 |
5.1.3 研究假设 | 第41-42页 |
5.2 准实验研究的实施 | 第42-46页 |
5.3 实验结果的数据分析 | 第46-51页 |
5.3.1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46-49页 |
5.3.2 课堂观察结果分析 | 第49-50页 |
5.3.3 大学生的笔记分析 | 第50-51页 |
5.4 实验结果 | 第51-5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6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3-54页 |
6.1.1 大学生在翻转课堂中的学习适应性整体适中 | 第53页 |
6.1.2 干预策略对翻转课堂中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提升是有效的 | 第53-54页 |
6.2 研究特色 | 第54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 | 第59-66页 |
致谢 | 第66-69页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