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技术理论与方法论文--作曲理论论文

约翰·科瑞里亚诺《单簧管协奏曲》作曲技法研究

摘要第4页
绪论第8-11页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第8页
    二、研究现状第8-10页
    三、研究方法第10-11页
第一章 科瑞里亚诺的创作风格概述及《单簧管协奏曲》创作背景介绍第11-16页
    第一节 科瑞里亚诺的生平第11-12页
    第二节 科瑞里亚诺的音乐创作及成就第12-13页
    第三节 《单簧管协奏曲》创作背景及介绍第13-16页
        一、《单簧管协奏曲》的创作背景第13-14页
        二、科瑞里亚诺对《单簧管协奏曲》的解说第14-16页
第二章 音高素材及主题材料的运用第16-50页
    第一节 第一乐章——中心和弦及核心材料的运用第16-33页
        一、中心和弦第16-17页
        二、中心和弦的表现形式第17-26页
            (一) 中心和弦的隐蔽性强调第17-19页
            (二) 中心和弦在乐队声部的背景涂层第19-21页
            (三) 中心和弦衍生出的密集音簇(densecluster)第21-23页
            (四) 中心和弦的开放排列第23-26页
        三、核心材料第26-33页
            (一) “流动式”音型第27-30页
            (二) “叹息”音型第30-31页
            (三) “中心和弦”音型第31-33页
    第二节 第二乐章——主题材料及调性对第33-40页
        一、主题材料第33-39页
            (一) 小提琴主题——父亲主题第33-35页
            (二) 单簧管主题——科氏主题第35-36页
            (三) “哀婉”主题——由双主题核心音组成第36-39页
        二、双主题调性对置第39-40页
    第三节 第三乐章——十二音序列及主题材料的混合运用第40-50页
        一、十二音序列第40-46页
            (一) 音列Ⅰ第41-45页
            (二) 音列Ⅱ第45-46页
        二、主题材料的运用及发展第46-50页
            (一) 乔万尼尼加布里埃利(Giovanni Gabrieli)材料的引用第46-47页
            (二) “托卡塔节奏”第47-48页
            (三) 材料的融合第48-50页
第三章 曲式结构分析第50-56页
    第一节 第一乐章曲式结构分析第50-52页
    第二节 第二乐章曲式结构分析第52-53页
    第三节 第三乐章曲式结构分析第53-56页
第四章 管弦乐队的特色及配器手法第56-83页
    第一节 乐队编制及布局第56-58页
        一、作品《单簧管协奏曲》乐队编制第56-57页
        二、乐队布局图第57-58页
    第二节 配器手法第58-75页
        一、多维声向的配器特征第58-67页
            (一) “声向转移”第58-60页
            (二) “回声效果”第60-63页
            (三) “环绕声响”第63-67页
        二、音色的处理方式第67-69页
            (一) 横向旋律的音色转接第67-68页
            (二) 纵向声部中的音色叠加第68-69页
        三、“静态”和声中的“音色微差”第69-71页
        四、偶然“因素的配器特征第71-75页
            (一) 横向旋律中的“偶然”因素第71-73页
            (二) 纵向声部中的“偶然”因素第73-75页
    第三节 独奏与乐队之间的关系第75-83页
        一、独奏与乐队的前景、中景与背景第75-80页
        二、对答中的情绪张力第80-83页
结语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86页
致谢第86-87页
附录: 约翰·科瑞里亚诺作品列表第87-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克服焦虑:更冷静的头脑,更平静的自己》(7-9章)翻译实践报告
下一篇:“Do Re Mi”的艺术想象—彼得·埃特沃斯第二小提琴协奏曲《Do Re Mi》的创作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