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1 绪论 | 第7-16页 |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第7-9页 |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 1.2.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 1.2.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 1.3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3-14页 | 
| 1.5.1 高校青年教师 | 第13页 | 
| 1.5.2 教学能力 | 第13-14页 | 
| 1.6 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 1.6.1 成人教育理论 | 第14页 | 
| 1.6.2 教师专业化理论 | 第14-15页 | 
| 1.6.3 终身教育思想 | 第15-16页 | 
| 2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分析——以A大学青年教师为例 | 第16-29页 | 
| 2.1 A大学的相关数据资料 | 第16页 | 
| 2.2 调查对象和问卷设计 | 第16-17页 | 
| 2.3 实施过程 | 第17页 | 
| 2.4 A大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的分析 | 第17-29页 | 
| 2.4.1 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17-23页 | 
| 2.4.2 A大学有关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制度 | 第23-25页 | 
| 2.4.3 A大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5-29页 | 
| 3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A大学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 | 第29-35页 | 
| 3.1 个人层面 | 第29-31页 | 
| 3.1.1 青年教师个人的发展定位 | 第29-30页 | 
| 3.1.2 青年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 | 第30页 | 
| 3.1.3 青年教师的教龄 | 第30-31页 | 
| 3.1.4 自身发展的内部动机 | 第31页 | 
| 3.2 学校层面 | 第31-33页 | 
| 3.2.1 高校内的教学氛围 | 第32页 | 
| 3.2.2 高校青年教师培训工作 | 第32-33页 | 
| 3.2.3 教学工作考核制度 | 第33页 | 
| 3.3 社会层面 | 第33-35页 | 
| 3.3.1 有效的政策保障 | 第34页 | 
| 3.3.2 青年教师的经济收入水平 | 第34-35页 | 
| 4 国外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典型模式及启示 | 第35-45页 | 
| 4.1 国外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典型模式分析 | 第35-40页 | 
| 4.1.1 系统的职前培训模式 | 第35-36页 | 
| 4.1.2 青年教师“导师制”发展模式 | 第36-37页 | 
| 4.1.3“参与式”发展模式 | 第37-38页 | 
| 4.1.4 以教师发展中心为主体的“校本培训”模式 | 第38-40页 | 
| 4.2 国外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 第40-45页 | 
| 4.2.1 坚持人本化的发展理念,关注高校青年教师的成长 | 第40-41页 | 
| 4.2.2“老手”带“新手”,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 第41-42页 | 
| 4.2.3 完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激励政策 | 第42页 | 
| 4.2.4 优化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渠道,丰富发展内涵 | 第42-43页 | 
| 4.2.5 推动教师发展中心继续发展 | 第43-45页 | 
| 5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A大学来分析 | 第45-54页 | 
| 5.1 个人:重视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 | 第45-47页 | 
| 5.1.1 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 | 第45页 | 
| 5.1.2 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以教学为中心 | 第45-46页 | 
| 5.1.3 主动进行学习、实践与研究工作 | 第46页 | 
| 5.1.4 进行教学反思,获取新知 | 第46-47页 | 
| 5.2 高校:巩固青年教师的教学地位 | 第47-51页 | 
| 5.2.1 严格青年教师聘任工作,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 | 第47-48页 | 
| 5.2.2 发挥教研室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辅助作用 | 第48页 | 
| 5.2.3 开展系统化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工作 | 第48-50页 | 
| 5.2.4 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 | 第50-51页 | 
| 5.2.5 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福利待遇 | 第51页 | 
| 5.3 政府:支持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继续发展 | 第51-54页 | 
| 5.3.1 完善有关法律条例,确保青年教师发展正规化 | 第51-52页 | 
| 5.3.2 专项发展经费投入 | 第52-54页 | 
| 结论 | 第54-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附录 | 第60-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