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心理学论文--教学心理学(课堂教育心理学)论文

河南省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1-25页
    一、选题缘由第11-12页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一)研究目的第12页
        (二)选题意义第12-13页
    三、研究综述第13-22页
        (一)对国外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及评价第13-17页
        (二)对国内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研究及评价第17-22页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第22-23页
        (一)研究方法第22-23页
        (二)研究思路第23页
    五、创新点、难点与不足第23-25页
        (一)创新点第23-24页
        (二)难点与不足第24-25页
第一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第25-31页
    第一节 概念界定第25-26页
        一、河南省农村中小学第25页
        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第25-26页
        三、教师专业发展第26页
    第二节 理论基础第26-31页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第26-27页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第27-28页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第28-31页
第二章 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第31-47页
    第一节 基本情况第32-39页
        一、性别和从业年限第32-33页
        二、学历、职称和教育背景情况第33-35页
        三、专兼职教师情况第35-36页
        四、获取资格证书情况第36页
        五、工作时间第36-37页
        六、工作压力第37-38页
        七、外部支持第38-39页
    第二节 专业发展情况第39-47页
        一、专业知识第39-40页
        二、专业能力第40-42页
        三、专业态度第42-44页
        四、专业发展阶段第44-45页
        五、专业发展途径第45-47页
第三章 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第47-59页
    第一节 基本问题第47-51页
        一、学科知识薄弱第47页
        二、继续教育机会少第47-49页
        三、内部影响因素第49-50页
        四、外部影响因素第50页
        五、遇到的阻力第50-51页
    第二节 专业发展差异比较与分析第51-59页
        一、总体描述第51页
        二、性别差异第51-52页
        三、从业年限差异第52-53页
        四、地区差异第53-54页
        五、不同阶段学校的差异第54-55页
        六、学历差异第55-56页
        七、专业发展各维度差异第56-59页
第四章 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59-65页
    第一节 整体专业发展水平低第59-61页
        一、从业年限短第59-60页
        二、教育背景繁杂第60页
        三、专兼职比例失衡第60页
        四、专业资格证获取情况不理想第60-61页
    第二节 外部支持条件比较差第61-63页
        一、政府、学校重视程度不够第61页
        二、硬件配套设施差第61-62页
        三、工作时间占用严重第62页
        四、职称评定制度不合理第62页
        五、专业培训少、实用性差第62-63页
        六、缺少有效的学习交流平台第63页
        七、各地教育资源不均第63页
    第三节 内在专业发展水平低第63-65页
        一、专业知识薄弱第63-64页
        二、专业能力较低第64页
        三、专业态度消极第64-65页
第五章 促进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第65-73页
    第一节 政府多措并举第65-68页
        一、提供政策支持第65-66页
        二、开展专业培训第66-67页
        三、加大资金投入第67-68页
        四、加强工作督导第68页
    第二节 学校全面支持第68-70页
        一、给予高度重视和充分认可第68-69页
        二、招聘专业性人才,提供基本保障条件第69页
        三、校校联合,搭建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共同体第69-70页
    第三节 教师积极行动第70-73页
        一、制定发展规划第70页
        二、提升专业素养第70页
        三、增强实践能力第70-71页
        四、重视教学反思第71页
        五、加强同行交流第71-73页
结语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附录第78-84页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84-85页
致谢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基雅维利主义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一年期追踪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信息焦虑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