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地理论文

基于难点的地理思维能力培养研究--以“地球上的大气”为例

中文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中文文摘第4-9页
绪论第9-17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9-10页
        一、时代发展的要求第9页
        二、地理学科发展的需要第9页
        三、其他学科发展的需要第9-10页
    第二节 研究意义第10页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三、现状综述第12-13页
    第四节 研究的对象和思路第13-17页
        一、研究的对象第13页
        二、研究的方法第13-14页
        三、论文框架第14-15页
        四、实验方案第15-17页
第一章 基于难点的地理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内容第17-21页
    第一节 地理难点的概念界定和内涵第17页
        一、地理难点的定义第17页
        二、地理教学难点的定义第17页
    第二节 地理思维能力的概念界定和内涵第17-19页
        一、地理思维能力的定义第17-18页
        二、高中地理思维能力的类型第18-19页
        三、基于难点培养地理思维能力的内容第19页
    第三节 基于难点的地理思维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第19-21页
        一、最近发展区理论与基于难点的地理思维能力培养的关系第19页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基于难点的地理思维能力培养的关系第19-21页
第二章 以“地球上的大气”为例难点的调查与统计分析第21-35页
    第一节 “地球上的大气”知识分析与确定第21-24页
        一、“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知识框架分析与确定第21-22页
        二、“气压带和风带”知识框架分析与确定第22-23页
        三、“常见天气系统”知识框架分析与确定第23页
        四、“全球气候变化”知识框架分析与确定第23-24页
    第二节 “地球上的大气”难点调查第24-27页
        一、调查目的第24页
        二、调查对象第24页
        三、问卷编制第24页
        四、问卷调查的实施第24-27页
    第三节 “地球上的大气”的难点分析第27-35页
        一、对应班级教师和教师群体定位的难点分析第27-28页
        二、学生和对应班级教师定位的难点分析与学生测试结果分析第28-31页
        三、形成难点的原因编录第31-33页
        四、难点编录第33-35页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的难点教学第35-49页
    第一节 基于难点的地理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第35-36页
        一、地理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第35页
        二、地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第35-36页
        三、地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第36页
    第二节 难点教学设计的选择第36-37页
    第三节 难点问题式教学第37-46页
        一、问题1: 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第37-39页
        二、问题2: 地球表层的大气运动第39-42页
        三、问题3: 各地气候是怎样形成的第42-43页
        四、问题4: 天气系统下的天气第43-46页
    第四节 “地球上的大气”难点教学评价第46-49页
        一、对照实验第46页
        二、测评结果第46页
        三、试卷测评结果分析第46-49页
第四章 结论第49-51页
不足与展望第51-53页
附录1第53-55页
附录2第55-57页
附录3第57-59页
附录4第59-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65-67页
致谢第67-69页
个人简历第69-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信对提升高中生地理学习媒介素养的研究
下一篇:初中地理课堂导入的现状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