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图表目录 | 第9-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21页 |
·研究目的与范围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前人有关的研究成果 | 第15-21页 |
第2章 传教士资料里的标记法考察 | 第21-41页 |
·各书的标记法特征 | 第22-26页 |
·资料的可靠性 | 第26-29页 |
·英·美·法国的标记法比较 | 第29-41页 |
·辅音 | 第30-35页 |
·元音 | 第35-38页 |
·声调 | 第38-41页 |
第3章 传教士资料的书志及内容 | 第41-55页 |
·西洋传教士专著的简介 | 第41-49页 |
·著作的用途及内容 | 第49-55页 |
第4章 西洋传教士资料的语音系统构拟 | 第55-83页 |
·James Summers(1853)的语音系统构拟 | 第55-57页 |
·Joseph Edkins(1853)(1869)的语音系统构拟 | 第57-66页 |
·John Macgowan(1862)的语音系统构拟 | 第66-68页 |
·Benjamin Jenkins(186?)的语音系统构拟 | 第68-70页 |
·使用Union system的资料的语音系统 | 第70-77页 |
·A Bourgeois(1941)的语音系统构拟 | 第77-83页 |
第5章 在音节结构方面查看的近代上海方言语音演变 | 第83-112页 |
·不同时期的声母和典型变化 | 第83-93页 |
·随音节构造发生的腭化现象 | 第83-90页 |
·浊喉擦音的弱化和其他浊声母的变化趋势 | 第90-92页 |
·内爆音的地位 | 第92-93页 |
·不同时期的韵母和典型变化的例子 | 第93-106页 |
·元音 | 第93-96页 |
·前后鼻音的对立与否 | 第96-100页 |
·入声韵尾 | 第100-106页 |
·各时期声调的变化和典型变化的例子 | 第106-112页 |
第6章 结语 | 第112-114页 |
附录 | 第114-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153-160页 |
后记 | 第160-1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