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体验式学习内化家国情怀的策略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9-10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4页 |
(二)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5-20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一)体验与体验式学习 | 第15-16页 |
(二)家国情怀素养与学科体现 | 第16-17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一)金字塔学习理论 | 第17-18页 |
(二)大卫·库伯的体验式学习圈 | 第18-19页 |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9-20页 |
第三章 高中家国情怀教育的现状调查 | 第20-27页 |
一、调查目的 | 第20页 |
二、调查对象 | 第20页 |
三、调查方法 | 第20页 |
四、调查过程 | 第20-25页 |
(一)问卷调查 | 第20-24页 |
(二)教师访谈 | 第24-25页 |
五、调查结果分析 | 第25-27页 |
(一)办学目的传统,评价标准缺失 | 第25页 |
(二)教学手段单一,情感体验不足 | 第25页 |
(三)理论研究不足,实践缺乏支撑 | 第25-26页 |
(四)强调知识学习,情感目标模糊 | 第26-27页 |
第四章 以体验式学习内化家国情怀的可行性及策略 | 第27-42页 |
一、以体验式学习内化家国情怀的可行性 | 第27-28页 |
(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供教学理念 | 第27页 |
(二)历史学科特点提供学习方法 | 第27页 |
(三)历史教材编排提供空间 | 第27-28页 |
(四)高中生心理认知特点提供学习基础 | 第28页 |
二、以体验式学习内化家国情怀的策略 | 第28-42页 |
(一)整合教学内容,确定学习目标 | 第28-31页 |
(二)构建体验路径,内化家国情怀 | 第31-40页 |
(三)采取多元评价,促进全面发展 | 第40-42页 |
第五章 内化家国情怀的实践反思 | 第42-45页 |
一、教师方面:革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效果 | 第42-43页 |
(一)转变教师角色 | 第42页 |
(二)提升教育理论 | 第42-43页 |
(三)整合利用资源 | 第43页 |
二、学校方面:丰富课程资源,优化学习环境 | 第43-45页 |
(一)发挥场馆学习优势 | 第43-44页 |
(二)创设文明校园环境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附录1 | 第49-52页 |
附录2 | 第52-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