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6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价值 | 第9-10页 |
第二节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第三节 外来词的界定 | 第12-15页 |
第四节 本文所用理论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一章《毗奈耶》中双音外来词的词义变化和产生途径 | 第16-32页 |
第一节 音译式双音外来词 | 第16-22页 |
第二节 半音半意式双音外来词 | 第22-24页 |
第三节 音意兼译式双音外来词 | 第24-25页 |
第四节 意译式双音外来词 | 第25-32页 |
第二章《毗奈耶》中双音外来词的结构类型 | 第32-37页 |
第一节 音译式双音外来词的结构类型 | 第32页 |
第二节 半音半意式双音外来词的结构类型 | 第32-33页 |
第三节 音意兼译式双音外来词的结构类型 | 第33-34页 |
第四节 意译式双音外来词的结构类型 | 第34-37页 |
第三章 从《毗奈耶》看汉译佛经外来词的产生、沿用及发展 | 第37-44页 |
第一节 汉译佛经外来词的产生原因 | 第37-39页 |
第二节 汉译佛经外来词的沿用轨迹 | 第39-40页 |
第三节 汉译佛经外来词的发展规律及其表现 | 第40-44页 |
第四章《毗奈耶》中双音外来词与《大词典》的修订及影响 | 第44-55页 |
第一节 失收词目 | 第44-47页 |
第二节 书证补充 | 第47-50页 |
第三节 汉译佛经外来词对汉语词汇研究的影响 | 第50-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附录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