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1 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阶段日益得到重视 | 第8页 |
1.1.2 学校缺乏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 | 第8-9页 |
1.1.3 音乐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 第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1 顺应时代的发展,国家课程互相补充 | 第9-10页 |
1.2.2 校本课程的开发,体现自身办学特色 | 第10页 |
1.2.3 借助于音乐活动,促进教师学生发展 | 第10页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0-12页 |
1.3.1 音乐活动 | 第10-11页 |
1.3.2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 | 第11-12页 |
1.3.3 基于音乐活动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 | 第12页 |
1.4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1.4.1 音乐活动对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 | 第12-14页 |
1.4.2 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 第14-18页 |
1.4.3 基于音乐活动的校本课程的研究 | 第18-19页 |
1.4.4 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研究 | 第19-20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1.5.1 文献研究法 | 第20-21页 |
1.5.2 行动研究法 | 第21页 |
1.5.3 问卷调查法 | 第21页 |
1.5.4 测量法 | 第21页 |
1.5.5 访谈法 | 第21-22页 |
第2章 基于音乐活动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性 | 第22-34页 |
2.1 校本课程背景分析 | 第22-24页 |
2.1.1 学校资源分析 | 第22-23页 |
2.1.2 音乐和心理教育资源分析 | 第23页 |
2.1.3 学生生源情况分析 | 第23-24页 |
2.2 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 第24-26页 |
2.2.1 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需要 | 第24页 |
2.2.2 学校课程结构优化的需要 | 第24-25页 |
2.2.3 学校心理特色发展的需要 | 第25-26页 |
2.3 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 | 第26-34页 |
2.3.1 学生的需求分析 | 第26-31页 |
2.3.2 教师的参与意愿 | 第31-34页 |
第3章 基于音乐活动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 第34-46页 |
3.1 《乐动心灵氧吧》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 | 第34-35页 |
3.1.1 课程的指导思想 | 第34-35页 |
3.1.2 课程的总体目标 | 第35页 |
3.2 《乐动心灵氧吧》校本课程的课程内容 | 第35-41页 |
3.2.1 课程的单元设计 | 第35-37页 |
3.2.2 课程的活动设计 | 第37-41页 |
3.3 《乐动心灵氧吧》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 | 第41-42页 |
3.3.1 课程模式 | 第41页 |
3.3.2 课程准备 | 第41页 |
3.3.3 课程环节 | 第41-42页 |
3.3.4 课后反思 | 第42页 |
3.4 《乐动心灵氧吧》校本课程的课程评价 | 第42-46页 |
3.4.1 学生学习评价 | 第42-44页 |
3.4.2 教师教学评价 | 第44-46页 |
第4章 基于音乐活动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实施及效果评价 | 第46-53页 |
4.1 课程实施 | 第46-47页 |
4.2 效果评价 | 第47-53页 |
4.2.1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 第47-50页 |
4.2.2 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 | 第50-53页 |
第5章 基于音乐活动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的反思 | 第53-55页 |
5.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53页 |
5.2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53-55页 |
5.2.1 需要进一步完善音乐活动设计 | 第53-54页 |
5.2.2 需要进一步完善课程评价机制 | 第54页 |
5.2.3 需要进一步组建授课教师团队 | 第54页 |
5.2.4 需要进一步扩大学生的受众面 | 第54-55页 |
第6章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A 基于音乐活动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需求的调查问卷(学生版) | 第59-61页 |
附录B 基于音乐活动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意愿的调查问卷(教师版) | 第61-63页 |
附录C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 | 第63-69页 |
附录D 《乐动心灵氧吧》校本课程实施效果访谈设计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附件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