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9-12页 |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1.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0页 |
| 1.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0页 |
| 1.2.2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 1.3 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 第10-12页 |
| 1.3.1 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 1.3.2 创新点 | 第11-12页 |
| 2 企业家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理论 | 第12-27页 |
| 2.1 企业家理论 | 第12-16页 |
| 2.1.1 企业家内涵的演变 | 第12页 |
| 2.1.2 国外对企业家的定义 | 第12-14页 |
| 2.1.3 国内对企业家的定义 | 第14-15页 |
| 2.1.4 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概念区分 | 第15-16页 |
| 2.1.5 本文对企业家概念的界定 | 第16页 |
| 2.2 企业家素质理论 | 第16-21页 |
| 2.2.1 素质理论 | 第16-17页 |
| 2.2.2 本文对素质概念的界定 | 第17页 |
| 2.2.3 国内外企业家素质理论 | 第17-20页 |
| 2.2.4 本文对企业家素质概念的界定 | 第20-21页 |
| 2.3 企业家素质测评概述 | 第21-24页 |
| 2.3.1 企业家评价指标体系概述 | 第21-22页 |
| 2.3.2 测评方法概述 | 第22-24页 |
| 2.4 经济全球化与企业家素质 | 第24-27页 |
| 2.4.1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 第24-25页 |
| 2.4.2 提高企业家素质的必要性 | 第25-27页 |
| 3 企业家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7-35页 |
| 3.1 企业家素质测评指标设计的原则 | 第27-28页 |
| 3.2 选取企业家素质测评指标的方法 | 第28页 |
| 3.2.1 常用方法概述 | 第28页 |
| 3.2.2 本文所用方法 | 第28页 |
| 3.3 企业家的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8-35页 |
| 4 企业家素质测评指标体系权重分析 | 第35-49页 |
| 4.1 指标体系权重计算的方法选择 | 第35-37页 |
| 4.1.1 权重 | 第35页 |
| 4.1.2 层次分析法 | 第35-37页 |
| 4.2 企业家素质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第37-42页 |
| 4.2.1 准则层权重确定 | 第37-40页 |
| 4.2.2 方案层权重的计算 | 第40-42页 |
| 4.3 企业家素质指标总排序及分析 | 第42-47页 |
| 4.3.1 指标总排序 | 第42-45页 |
| 4.3.2 指标体系总排序的结果分析 | 第45-47页 |
| 4.4 企业家素质测评案例分析 | 第47-49页 |
| 5 提高企业家素质的建议 | 第49-51页 |
| 5.1 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 | 第49页 |
| 5.2 企业家加强自我素质修养建设 | 第49-51页 |
| 结束语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 附录一 | 第55-56页 |
| 附录二 | 第56-5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