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德育理论论文

论和谐教育思想在德育中的运用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前言第9-10页
一、和谐教育思想概述第10-24页
 (一) 和谐教育思想的思想渊源第10-19页
  1. 我国传统的和谐教育思想第10-13页
  2. 西方文化中的和谐教育思想第13-16页
  3. 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教育思想第16-19页
 (二) 和谐教育的内涵第19-24页
  1. 和谐教育的含义第19-20页
  2. 和谐教育的特点第20-24页
二、在德育中运用和谐教育思想的原因第24-36页
 (一) 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教育第24-28页
  1. 人与社会间的和谐关系需要和谐教育第24-25页
  2.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和谐教育第25-27页
  3. 和谐的人需要和谐教育第27-28页
 (二) 和谐教育诉求和谐的德育第28-32页
  1. 和谐的德育是和谐教育的重要内容第28-30页
  2. 和谐的德育在和谐教育中起着导向的作用第30-31页
  3. 和谐的德育是实现和谐教育的关键因素第31-32页
 (三) 德育自身需要走向和谐第32-36页
  1. 德育活动中的不和谐因素需要消除第32-34页
  2. 德育的和谐符合自身的发展规律和方向第34-36页
三、和谐教育思想在德育中的运用第36-50页
 (一) 树立和谐的德育理念第36-37页
 (二) 设置和谐的德育目标第37-41页
  1. 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第38-39页
  2. 以培育“四有”新人为基本目标第39-41页
 (三) 界定和谐的德育内容第41-45页
  1. 和谐的人生观教育第41-42页
  2. 和谐的政治观教育第42-43页
  3. 和谐的道德观教育第43-44页
  4. 和谐的法制观教育第44-45页
 (四) 实行和谐的德育方法第45-50页
  1. 从重理论成绩到“德才兼备”的评价体系第46-47页
  2. 从单一灌输到“教学相长”的教学模式第47-48页
  3. 从重共性教育到“和而不同”的个性教育第48-49页
  4. 从封闭的教室教学到“自然适宜”的教学环境第49-50页
结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2页
后记第52-53页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毛泽东、邓小平教育思想比较及当代启示研究
下一篇:高职生自我表露、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