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食品加工与保藏论文

鲜活螺旋藻的保鲜技术研究

摘要第10-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23页
    1.1 国内外螺旋藻的研究历史与现状第13页
    1.2 螺旋藻的特性第13-15页
        1.2.1 螺旋藻的形态结构第13-14页
        1.2.2 螺旋藻的生殖方式第14页
        1.2.3 螺旋藻的营养类型第14页
        1.2.4 螺旋藻的生态分布第14-15页
    1.3 螺旋藻的化学组成成分第15页
        1.3.1 蛋白质第15页
        1.3.2 色素第15页
        1.3.3 碳水化合物第15页
    1.4 螺旋藻保鲜的影响因素第15-17页
        1.4.1 温度第15-16页
        1.4.2 光照第16页
        1.4.3 气调组成第16页
        1.4.4 保鲜剂的影响第16-17页
    1.5 螺旋藻的应用第17-18页
        1.5.1 保健品与医药业第17页
        1.5.2 饲料与饵料业第17-18页
        1.5.3 美容与化妆品行业第18页
        1.5.4 环境保护行业第18页
    1.6 食品保鲜的方法第18-21页
        1.6.1 物理保鲜技术第19-20页
        1.6.2 生物保鲜技术第20页
        1.6.3 化学保鲜技术第20-21页
    1.7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第21-23页
        1.7.1 研究意义第21页
        1.7.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1-23页
第二章 螺旋藻保鲜单因素实验第23-41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3-26页
        2.1.1 藻种来源第23页
        2.1.2 试剂和仪器第23-24页
        2.1.3 藻体收集和预处理第24页
        2.1.4 紫外辐照时间优化第24页
        2.1.5 保鲜剂种类和浓度的优化第24页
        2.1.6 保鲜体系中螺旋藻的生理及生化指标测定第24-26页
    2.2 结论分析与讨论第26-38页
        2.2.1 紫外辐照时间优化第26-28页
        2.2.2 不同保鲜剂处理对活体螺旋藻体系里菌落总数的影响第28-30页
        2.2.3 不同保鲜剂对螺旋藻营养成分的影响第30-34页
        2.2.4 不同保鲜剂对螺旋藻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34-38页
    2.3 本章小结第38-41页
第三章 螺旋藻保鲜条件正交试验优化第41-49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41-42页
        3.1.1 藻种来源第41页
        3.1.2 正交试验设计第41-42页
    3.2 测定指标与方法第42页
        3.2.1 菌落总数测定第42页
        3.2.2 蛋白浓度测定第42页
        3.2.3 叶绿素a浓度测定第42页
        3.2.4 多糖浓度测定(硫酸苯酚法)第42页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42-47页
        3.3.1 菌落总数的变化第42-43页
        3.3.2 蛋白浓度的变化第43-44页
        3.3.3 叶绿素浓度的变化第44-46页
        3.3.4 多糖含量的变化第46-47页
    3.4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四章 保鲜效果的验证第49-61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49页
        4.1.1 藻种来源第49页
        4.1.2 螺旋藻体的收集及前处理第49页
        4.1.3 螺旋藻光合活性的测定第49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49-60页
        4.2.1 不同处理条件对重新接种的螺旋藻Fv/Fm的影响第50-52页
        4.2.2 不同处理条件对重新接种的螺旋藻α的影响第52-53页
        4.2.3 不同处理条件对重新接种的螺旋藻IK的影响第53-55页
        4.2.4 不同处理条件对重新接种的螺旋藻相对电子传递速率的影响第55-56页
        4.2.5 不同保鲜处理接种的螺旋藻的蛋白浓度第56-58页
        4.2.6 不同保鲜处理接种的螺旋藻叶绿素浓度第58-60页
    4.3 本章小结第60-61页
全文总结第61-63页
创新点第63-65页
展望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致谢第71-7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猪胴体预冷损耗影响因素及雾化喷淋技术的研究
下一篇:贝类中2种食源性病毒标准样品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