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t | 第7页 |
前言 | 第8-14页 |
(一)选题依据 | 第8-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三)概念界定 | 第10页 |
(四)理论基础 | 第10-11页 |
(五)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六)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13-14页 |
第一章 “271特色课堂”的应用现状 | 第14-25页 |
一、“271特色课堂”在潍坊实验中学的基本操作流程 | 第14-17页 |
(一)“271特色课堂”的理论构建 | 第14-15页 |
(二)“271特色课堂”上课流程 | 第15-17页 |
二、“271特色课堂”在潍坊实验中学的教学实践 | 第17-25页 |
(一)全面培训 | 第17-19页 |
(二)导学案的编制 | 第19-21页 |
(三)班级小组的构建 | 第21-23页 |
(四)班级小组评价 | 第23-25页 |
第二章 “271特色课堂”在高中音乐鉴赏中的应用调查 | 第25-33页 |
一、“271特色课堂”在高中音乐鉴赏调查 | 第25-28页 |
(一)调查与应用 | 第25-26页 |
(二)调查数据收集和分析 | 第26-28页 |
二、实践研究的结论 | 第28-29页 |
(一)学生认可“271特色课堂” | 第28页 |
(二)实施中时间紧任务重 | 第28页 |
(三)导学案对音乐学习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 第28-29页 |
(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 | 第29页 |
(五)小组学习中,学生参与度高 | 第29页 |
三、“271特色课堂”音乐鉴赏课堂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9-33页 |
(一)导学案难度偏大,用时较长 | 第30页 |
(二)拘泥于课堂环节,课堂实效流于形式 | 第30-31页 |
(三)学生培训过头,课堂不能常态化 | 第31-32页 |
(四)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 第32-33页 |
第三章 “271特色课堂”教学模式下音乐鉴赏的实施建议 | 第33-43页 |
一、教师要放手课堂,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 第33-34页 |
(一)音乐老师选择两个助教,协助课堂学习 | 第33页 |
(二)确立教学目标,让学生选择教学曲目 | 第33页 |
(三)及时发现学生亮点 | 第33-34页 |
(四)回归音乐学科本体 | 第34页 |
二、加强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强化音乐素养的形成 | 第34-37页 |
(一)进行鉴赏训练,增强审美技能积淀 | 第34-35页 |
(二)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在交流中丰富审美体验 | 第35-36页 |
(三)通过创作式教学,激发创作灵感 | 第36-37页 |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设施,对学生实施多方面全方位的听觉感受 | 第37-39页 |
(一)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 第37-38页 |
(二)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 第38页 |
(三)加大课堂容量,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 第38-39页 |
四、提高教师专业基本功,使学生获取直观感受 | 第39-42页 |
(一) 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 | 第39页 |
(二) 教师教育素质的提高 | 第39-40页 |
(三) 尊重学生是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 | 第40-42页 |
五、创造一个不为形式为高效的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建议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附件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