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引言 | 第7-10页 |
第一章 奥尔夫教学法概述 | 第10-13页 |
1.1 奥尔夫的概况 | 第10页 |
1.2 奥尔夫教学法教育理念 | 第10-11页 |
1.2.1 原本性 | 第10-11页 |
1.2.2 综合性 | 第11页 |
1.2.3 创造性 | 第11页 |
1.3 奥尔夫教学法教学内容 | 第11-13页 |
1.3.1 以朗诵的方式来认识节奏 | 第11页 |
1.3.2 以动作的方式来训练节奏 | 第11-12页 |
1.3.3. 以器乐教学形式来培养创造性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奥尔夫教学法进入小学民族乐团训练教学的意义分析 | 第13-17页 |
2.1 小学民族乐团的训练教学现状 | 第13-14页 |
2.1.1 重技巧,轻素养 | 第13-14页 |
2.1.2 重死记,轻方法 | 第14页 |
2.1.3 重模仿,轻创造 | 第14页 |
2.2 奥尔夫教学法对小学民族乐团教学的意义 | 第14-15页 |
2.2.1 感受与欣赏 | 第14-15页 |
2.2.2 音乐表现力 | 第15页 |
2.2.3 音乐创造力 | 第15页 |
2.3 奥尔夫教学法对小学民族乐团主体的影响 | 第15-17页 |
2.3.1 教师方面 | 第15页 |
2.3.2 学生方面 | 第15-17页 |
第三章 奥尔夫教学法进入到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实践性分析 | 第17-24页 |
3.1 基本音乐知识方面 | 第17-24页 |
3.1.1 识谱练习 | 第17-18页 |
3.1.2 节奏练习 | 第18-20页 |
3.1.3 技巧练习 | 第20页 |
3.1.4 音乐表现力培养 | 第20-22页 |
3.1.5 音乐创造力的培养 | 第22-24页 |
第四章 奥尔夫教学法进入小学音乐课堂的可行性分析 | 第24-28页 |
4.1 南昌市邮政路小学音乐教学课堂的对比案例分析 | 第24-28页 |
4.1.1 调查目的 | 第24页 |
4.1.2 调查方法 | 第24-28页 |
结语 | 第28-29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29-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