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符号及变量 | 第20-2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22-3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22-28页 |
1.2 醇类燃料内燃机研究现状 | 第28-31页 |
1.3 醇类燃料存在的问题及氢燃料的优势 | 第31-35页 |
1.4 掺氢醇类燃料内燃机研究现状 | 第35页 |
1.5 掺氢醇类燃料内燃机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35-36页 |
1.6 本文研究内容 | 第36-38页 |
第2章 基于准维仿真模型的掺氢甲醇内燃机热力学及燃烧过程分析 | 第38-64页 |
2.1 掺氢甲醇内燃机的准维模型构建 | 第39-48页 |
2.1.1 双区热力学模块 | 第39-42页 |
2.1.2 湍流燃烧模块 | 第42-46页 |
2.1.3 缸壁传热模块 | 第46页 |
2.1.4 机械及泵气损失模块 | 第46-47页 |
2.1.5 点火延迟模块 | 第47页 |
2.1.6 计算流程 | 第47-48页 |
2.2 计算模型的台架试验验证 | 第48-55页 |
2.2.1 模型参数的选取 | 第48-49页 |
2.2.2 不同进气掺氢体积分数下准维模型的验证 | 第49-51页 |
2.2.3 不同当量比下准维模型的验证 | 第51-53页 |
2.2.4 不同负荷下准维模型的验证 | 第53-54页 |
2.2.5 不同转速下准维模型的验证 | 第54-55页 |
2.3 掺氢甲醇内燃机多工况燃烧特性模拟研究 | 第55-62页 |
2.3.1 稀燃掺氢甲醇燃烧的模拟计算研究 | 第56-59页 |
2.3.2 不同转速及负荷条件下掺氢甲醇燃烧的模拟计算研究 | 第59-6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3章 试验系统及数据分析方法 | 第64-72页 |
3.1 掺氢醇类燃料内燃机试验台架 | 第64-65页 |
3.2 测试系统 | 第65-67页 |
3.3 试验中主要燃烧及排放参数的计算方法 | 第67-71页 |
3.3.1 放热率及传热损失计算 | 第67-69页 |
3.3.2 点燃式内燃机定容燃烧效率的计算方法 | 第69-70页 |
3.3.3 指示有效压力循环变动系数的计算 | 第70页 |
3.3.4 内燃机燃油经济性参数计算 | 第70-71页 |
3.4 试验系统误差分析 | 第71-72页 |
第4章 掺氢甲醇内燃机的燃烧与排放特性 | 第72-130页 |
4.1 试验方案 | 第72-74页 |
4.2 掺氢甲醇内燃机冷起动性能 | 第74-83页 |
4.2.1 掺氢对甲醇内燃机冷起动缸压和平均指示压力的影响 | 第74-76页 |
4.2.2 掺氢对甲醇内燃机冷起动转速的影响 | 第76-77页 |
4.2.3 掺氢对甲醇内燃机冷起动燃烧过程的影响 | 第77-79页 |
4.2.4 掺氢对甲醇内燃机冷起动排放的影响 | 第79-83页 |
4.3 掺氢甲醇内燃机怠速燃烧与排放性能 | 第83-93页 |
4.3.1 掺氢对甲醇内燃机怠速经济性及热效率的影响 | 第83-85页 |
4.3.2 掺氢对甲醇内燃机怠速燃烧过程的影响 | 第85-89页 |
4.3.3 掺氢对甲醇内燃机怠速循环变动的影响 | 第89-91页 |
4.3.4 掺氢对甲醇内燃机怠速排放的影响 | 第91-93页 |
4.4 掺氢甲醇内燃机燃烧与排放性能的负荷特性研究 | 第93-102页 |
4.4.1 掺氢对甲醇内燃机缸压和热效率的影响 | 第93-95页 |
4.4.2 掺氢对甲醇内燃机燃烧过程的影响 | 第95-99页 |
4.4.3 掺氢对甲醇内燃机排放的影响 | 第99-102页 |
4.5 部分负荷下掺氢甲醇内燃机的稀薄燃烧与排放特性 | 第102-113页 |
4.5.1 掺氢对甲醇内燃机缸压和热效率的影响 | 第102-104页 |
4.5.2 掺氢对甲醇内燃机燃烧过程的影响 | 第104-107页 |
4.5.3 掺氢对甲醇内燃机循环变动及稀燃极限的影响 | 第107-108页 |
4.5.4 稀薄燃烧时掺氢甲醇内燃机缸内温度的变化规律 | 第108-109页 |
4.5.5 掺氢甲醇内燃机HC、CO、NO_x与颗粒物排放的变化规律 | 第109-113页 |
4.6 点火时刻对掺氢甲醇内燃机燃烧与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 | 第113-126页 |
4.6.1 不同点火角下掺氢甲醇内燃机热效率的变化规律 | 第113-115页 |
4.6.2 不同点火角下掺氢甲醇内燃机缸内压力的变化规律 | 第115-117页 |
4.6.3 不同点火角下掺氢甲醇内燃机燃烧过程的变化规律 | 第117-120页 |
4.6.4 不同点火角下掺氢甲醇内燃机缸内温度的变化规律 | 第120-122页 |
4.6.5 点火角对掺氢甲醇内燃机循环变动的影响 | 第122-123页 |
4.6.6 不同点火角下掺氢甲醇内燃机排放变化规律 | 第123-126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126-130页 |
第5章 掺氢乙醇内燃机的燃烧与排放特性 | 第130-186页 |
5.1 试验方案 | 第130-132页 |
5.2 掺氢乙醇内燃机冷起动性能 | 第132-141页 |
5.2.1 掺氢对乙醇内燃机冷起动缸压和平均指示压力的影响 | 第132-135页 |
5.2.2 掺氢对乙醇内燃机冷起动时转速的影响 | 第135-136页 |
5.2.3 掺氢对乙醇内燃机冷起动燃烧过程的影响 | 第136-137页 |
5.2.4 掺氢对乙醇内燃机冷起动排放的影响 | 第137-141页 |
5.3 掺氢乙醇燃机怠速燃烧与排放特性 | 第141-152页 |
5.3.1 掺氢对乙醇内燃机怠速工况性能和热效率的影响 | 第141-145页 |
5.3.2 掺氢乙醇内燃机怠速转速的变化 | 第145-146页 |
5.3.3 掺氢对乙醇内燃机怠速工况燃烧过程的影响 | 第146-147页 |
5.3.4 掺氢乙醇内燃机怠速循环变动 | 第147-148页 |
5.3.5 掺氢对乙醇内燃机怠速工况缸内温度的影响 | 第148-150页 |
5.3.6 掺氢对乙醇内燃机怠速工况主要排放的影响 | 第150-152页 |
5.4 部分负荷下掺氢乙醇内燃机的燃烧与排放特性 | 第152-160页 |
5.4.1 掺氢对乙醇内燃机平均有效压力及有效热效率的影响 | 第152-154页 |
5.4.2 掺氢对乙醇内燃机燃烧及放热过程的影响 | 第154-157页 |
5.4.3 掺氢对乙醇内燃机循环变动及稀燃极限的影响 | 第157-158页 |
5.4.4 掺氢对乙醇内燃机CO、HC及NO_x排放的影响 | 第158-160页 |
5.5 通过稀薄燃烧控制无节气门条件下掺氢乙醇内燃机性能的试验研究 | 第160-171页 |
5.5.1 掺氢/停缸/稀燃控制无节气门条件下乙醇内燃机的预试验研究 | 第160-162页 |
5.5.2 掺氢稀燃对无节气门乙醇内燃机平均有效压力及有效热效率的影响 | 第162-164页 |
5.5.3 掺氢稀燃对无节气门乙醇内燃机燃烧过程的影响 | 第164-167页 |
5.5.4 掺氢稀燃对无节气门乙醇内燃机燃烧温度及传热的影响 | 第167-168页 |
5.5.5 掺氢稀燃对无节气门乙醇内燃机CO、HC及NO_x排放的影响 | 第168-171页 |
5.6 点火时刻对掺氢乙醇内燃机燃烧与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 | 第171-180页 |
5.6.1 点火时刻对掺氢乙醇内燃机有效热效率的影响 | 第171-172页 |
5.6.2 点火时刻对掺氢乙醇内燃机燃烧过程的影响 | 第172-175页 |
5.6.3 点火时刻对掺氢乙醇内燃机缸内温度的影响 | 第175-177页 |
5.6.4 点火时刻对掺氢乙醇内燃机循环变动的影响 | 第177页 |
5.6.5 点火时刻对掺氢乙醇内燃机CO、HC及NO_x排放的影响 | 第177-180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180-186页 |
第6章 掺氢丁醇内燃机的燃烧与排放特性 | 第186-212页 |
6.1 试验方案 | 第186-187页 |
6.2 掺氢丁醇内燃机怠速燃烧与排放特性 | 第187-198页 |
6.2.1 掺氢对丁醇内燃机燃料能量流量及指示热效率的影响 | 第187-189页 |
6.2.2 掺氢对丁醇内燃机怠速转速的影响 | 第189-190页 |
6.2.3 掺氢对丁醇内燃机缸内压力及燃烧过程的影响 | 第190-193页 |
6.2.4 掺氢对丁醇内燃机缸内温度及循环变动的影响 | 第193-195页 |
6.2.5 掺氢对丁醇内燃机怠速排放的影响 | 第195-198页 |
6.3 部分负荷下掺氢丁醇内燃机的稀薄燃烧与排放特性 | 第198-209页 |
6.3.1 掺氢对丁醇内燃机平均有效压力及有效热效率的影响 | 第198-200页 |
6.3.2 掺氢对丁醇内燃机燃烧过程的影响 | 第200-203页 |
6.3.3 掺氢对丁醇内燃机缸内温度及传热损失的影响 | 第203-205页 |
6.3.4 掺氢对丁醇内燃机稀燃极限及循环变动的影响 | 第205-206页 |
6.3.5 掺氢对丁醇内燃机CO、HC及NO_x排放的影响 | 第206-209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209-21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212-216页 |
创新点 | 第216-218页 |
参考文献 | 第218-23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232-234页 |
致谢 | 第234-2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