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中高阶段唐诗教学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4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研究范围 | 第9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四、研究意义 | 第11-14页 |
第一章 对外汉语教学中高阶段唐诗的选择 | 第14-22页 |
一、唐诗的选择 | 第15-19页 |
二、对教师的要求 | 第19-22页 |
第二章 唐诗在对外汉语中高阶段教学中的运用 | 第22-36页 |
一、语言层面 | 第23-30页 |
(一)语音层面 | 第23-25页 |
(二)词汇层面 | 第25-27页 |
(三)修辞层面 | 第27-30页 |
二、文化层面 | 第30-34页 |
(一)思维方式 | 第30-31页 |
(二)哲学精神 | 第31-32页 |
(三)风俗节气 | 第32-33页 |
(四)意象内涵 | 第33-34页 |
三、交际层面 | 第34-36页 |
第三章 唐诗在对外汉语中高阶段运用的教学策略 | 第36-48页 |
一、加强诵读,展现声音美 | 第36-38页 |
二、巧用写作、表演,深化内涵美 | 第38-40页 |
三、画出唐诗,感受形象美 | 第40-41页 |
四、引进音乐,感受音韵美 | 第41-43页 |
五、创设情境,体悟意境美 | 第43-44页 |
六、对比教学,体验独特美 | 第44-48页 |
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