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框架 | 第9-12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2.3 技术路线图 | 第11-1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2.1 能力素质的起源 | 第12页 |
2.2 国外能力素质模型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2.3 国内能力素质模型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2.4 简要评述 | 第15-16页 |
3 国有企业中层管理人员能力素质模型构建前期准备 | 第16-23页 |
3.1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 第16页 |
3.2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SWOT分析 | 第16-19页 |
3.3 北京ZK公司概况 | 第19-20页 |
3.4 北京ZK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的管理现状分析 | 第20页 |
3.5 北京ZK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工作特点分析 | 第20-22页 |
3.5.1 北京ZK公司中层管理者界定 | 第20-22页 |
3.5.2 北京ZK公司中层管理岗位特征 | 第22页 |
3.6 北京ZK公司中层管理人员能力素质模型构建的必要性 | 第22-23页 |
4 国有企业中层管理人员能力素质模型的构建 | 第23-41页 |
4.1 能力素质模型构建思路 | 第23-24页 |
4.2 行为事件访谈 | 第24-29页 |
4.2.1 编写访谈提纲 | 第24-25页 |
4.2.2 确定访谈样本 | 第25页 |
4.2.3 实施访谈 | 第25-26页 |
4.2.4 建立能力素质模型库 | 第26-29页 |
4.3 问卷调查 | 第29-33页 |
4.3.1 问卷描述性统计 | 第29-30页 |
4.3.2 因子分析 | 第30-31页 |
4.3.3 因子的提取与命名 | 第31-33页 |
4.4 构建能力素质模型 | 第33-41页 |
4.4.1 能力素质模型的确定 | 第33-34页 |
4.4.2 能力素质要素等级及描述 | 第34-41页 |
5 国有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人岗匹配研究 | 第41-47页 |
5.1 能力素质标准等级评定方式及流程 | 第41-42页 |
5.2 能力素质测评方法 | 第42-44页 |
5.3 能力素质测评等级划分 | 第44-45页 |
5.4 能力素质测评结果分析报告 | 第45-47页 |
6 能力素质模型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 第47-50页 |
6.1 人员招聘与选拔中的应用 | 第47-48页 |
6.2 在员工培训中的应用 | 第48-49页 |
6.3 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 第49页 |
6.4 在薪酬激励中的应用 | 第49-50页 |
6.5 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中的应用 | 第50页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0-53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50-51页 |
7.2 研究的局限性 | 第51页 |
7.3 研究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A 能力素质模型访谈提纲 | 第56-57页 |
附录B 能力素质模型调查问卷 | 第57-59页 |
附录C 能力素质等级测评试题 | 第59-67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