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一、绪论 | 第6-18页 |
1.1 选题缘起 | 第6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6页 |
1.3 异调多音现象概述 | 第6-11页 |
1.3.1 异调多音词的定义 | 第6-8页 |
1.3.2 异调多音词的数量 | 第8-11页 |
1.4 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1.4.1 多音字词研究 | 第11-13页 |
1.4.2 关于词义引申研究 | 第13-14页 |
1.4.3 多音词和词义引申的教学研究 | 第14-16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6 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二、目标异调多音词的相关考察 | 第18-30页 |
2.1 词目的选取 | 第18-20页 |
2.2 目标异调多音词引申脉络的描写分析 | 第20-30页 |
三、泰国学生异调多音词的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 第30-43页 |
3.1 调查的相关内容概述 | 第30页 |
3.2 调查结果的统计及分析 | 第30-39页 |
3.2.1 被试者基本信息 | 第30页 |
3.2.2 目标学生对汉语异调多音词的认知情况 | 第30-33页 |
3.2.3 异调多音词测试结果统计 | 第33-38页 |
3.2.4 异调多音词的认知情况与测试结果的综合分析 | 第38-39页 |
3.3 泰国学生异调多音词误读原因分析 | 第39-43页 |
四、异调多音词的教学策略探析及检验 | 第43-54页 |
4.1 教学策略探析 | 第43-48页 |
4.2 异调多音词教学策略检验 | 第48-54页 |
4.2.1 检验的方式 | 第48页 |
4.2.2 检验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第48-54页 |
五、结语 | 第54-57页 |
附录 | 第57-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