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声乐教学质量的探索与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绪论 | 第7-9页 |
第一章 教师应具备过硬的教学手段和能力 | 第9-15页 |
·认真钻研音乐作品的能力 | 第9页 |
·感知学生学习过程中心理的变化 | 第9页 |
·教学互动中的能力 | 第9-10页 |
·具有准确的教学语言表达能力 | 第10-11页 |
·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 第11页 |
·自然和谐高超的即兴伴奏能力 | 第11-14页 |
·要具备较高的音乐鉴赏能力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体 | 第15-17页 |
·学生的主体作用 | 第15页 |
·学生主体的个人行为 | 第15-17页 |
第三章 对学生要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 | 第17-19页 |
·专业技术方面的训练 | 第17-18页 |
·心理素质的培养 | 第18页 |
·文化修养的培养 | 第18-19页 |
第四章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的演唱内容 | 第19-25页 |
·对于练声曲的选择 | 第19-22页 |
·声乐作品的选择 | 第22-25页 |
第五章 要树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 第25-26页 |
第六章 课堂录音的作用 | 第26-29页 |
·课堂录音的重要性 | 第26页 |
·录音对学生的重要性 | 第26-27页 |
·录音对教师的重要性 | 第27页 |
·听录音的作用 | 第27-29页 |
第七章 声乐演唱需要注意的各个方面 | 第29-37页 |
·歌唱的姿态 | 第29-30页 |
·歌唱的语言及咬字 | 第30-33页 |
·歌唱中的语言 | 第30-31页 |
·咬字、吐字 | 第31-33页 |
·风格的把握 | 第33-34页 |
·音准、节奏感问题 | 第34-35页 |
·良好的共鸣与发声的方向问题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39页 |